第47章 人在天师刚下飞剑谢邀(第3页)
随着他的动作,殿内其余人等亦纷纷停下交谈,目光汇聚过来。
天师步履从容,迎上前来,声若洪钟,透着由衷的欣喜:“贫道方才还在与诸位道友品茶论道,便觉心潮微动,似有故人将至,心中正自揣度,不料竟是灵薇道友仙驾光临,真乃意外之喜,意外之喜啊!”
他行至灵薇真人面前,执道家礼,目光中满是感慨:“回想上次与贵宗道友们相聚论道,恍如昨日,细算来竟已匆匆百年矣。不知清泉道友近来可还安好?火云道友想必仍是那般性如烈火,精神矍铄吧?哈哈哈哈哈!”笑声在殿内回荡,显得颇为畅快。
灵薇真人敛衽还礼,姿态优雅从容,声音空灵而平静:“天师客气了,贫道不请自来,叨扰了。承蒙天师挂念,贫道代一元宗上下,谢过天师。清泉与火云两位师兄亦时常念及天师,特嘱贫道代为问好。宗门一切尚安,有劳天师费心了。”
她语气淡然,提及道侣清泉真人时,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波澜,但瞬间便恢复如古井无波。
天师抚须含笑点头:“都好便好,都好便好!修真路漫,故人安泰,实乃幸事。”
随即,他将目光转向一旁的唐小柔,眼中闪过一丝长辈的慈祥与戏谑,打趣道:“这不是唐家的小丫头吗?一别经年,当初那个跟在唐老大身后的小不点,如今已出落成大姑娘了,更是代表英雄协会这等新兴势力出席盛会,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他话锋微转,带着几分调侃,“不过,当初你一时兴起,离家出走跑去那英雄协会,可是把你们唐门那位大长老气得不轻,险些亲自出山抓你回去,可是传为一时『佳话』啊。”
唐小柔闻言,俏皮地吐了吐舌头,毫无拘束之感,笑嘻嘻地回道:“天师爷爷您就别取笑我啦!我们大长老就是个小气鬼!心眼比针尖还小,我不过是出来见见世面,他就吹胡子瞪眼的,您可千万别学他。”
原来,唐小柔幼年时曾随唐门大长老来天师道拜访过,与天师有过一面之缘,天师对她这活泼跳脱的性子印象颇深。
此番重逢,见她虽已长大,性子却依旧灵动,不禁莞尔。
修真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真正站在顶层的势力与人物,彼此之间多半有些渊源往来,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
这殿内看似随意坐着的各方代表,实则关系网络盘根错节,也并非全是化神期大能。毕竟化神期修士已是站在此界顶端的存在,可谓凤毛麟角。
在座者中,亦有不少是元婴期的修为,他们或是宗门的中坚力量,或是代表门派前来观礼。
他们在各自的宗门内或许是中流砥柱,但在此等顶尖势力的核心圈层聚会中,则多少显得有些边缘,这也反映了修真界内部隐形的层级划分。
这个圈子,同样讲究渊源、辈分与交情。
正当灵薇与天师寒暄之际,席间一位气质清冷出尘的道姑快步上前,她身着素净道袍,云鬓梳理得一丝不苟,正是蜀山派的清微真人。
她与灵薇真人是相交数百年的挚友,情谊深厚。
只见清微真人脸上难得地露出笑容,上前便执起灵薇真人的手,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喜悦:“灵薇姐姐!百年未见,姐姐风采更胜往昔,真让妹妹好生想念!”
灵薇真人见到挚友,那冰封般的面容上也终于融化出一丝暖意,反手握了握清微真人的手,轻声道:“清微妹妹,许久不见,你亦是神采奕奕。”
两位化神期的女修,此刻抛开平日里的威严,如同寻常闺蜜般执手叙话,虽只是简单寒暄,却自有一份历经岁月沉淀的情谊流转其间。
天师含笑引众人重新落座,自有道童悄无声息地奉上清香四溢的灵茶。白玉盏中茶汤澄碧,氤氲着淡淡灵气,沁人心脾。
天师轻啜一口,目光转向灵薇真人,语气中带着几分好奇与关切:
“灵薇道友,贫道心中有一事不解。此前贫道曾遣门下弟子前往贵宗仙山递送请柬,不料弟子回报,言说贵派山门紧闭,言明封山百年,谢绝外客。贫道当时还深以为憾,以为此番盛会无缘与故友相聚论道,不想今日竟能得见道友仙驾,实在是意外之喜。只是不知……道友此番为何会与英雄协会的诸位一同前来?”
灵薇真人闻言,纤长的手指轻轻抚过温润的茶盏边缘,眼帘微垂,似在斟酌言辞。
片刻后,她抬起眼帘,目光平静地看向天师,缓缓开口道:“天师垂询,贫道不敢隐瞒。此事说来话长,关乎此界未来之运数,其中牵涉甚大。”
她微微停顿,仿佛在组织语言,继而缓缓道:“不瞒天师,清泉师兄日前闭关静坐,以宗门秘传卜筮之术推演天机,窥得一丝此界未来之象。”
她提及清泉真人时,语气淡然,唯有在宽大道袍袖中微微蜷缩的手指,泄露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绪波动。
“清泉师兄算出,此番灵气复苏,万物竞发,看似是千古未有之盛世降临,然天道循环,福祸相依。师兄窥得天机一角,算出此番灵气潮涌背后,恐隐含着一场前所未有之大劫。”
此言一出,不仅天师神色一凝,连旁边几位原本在低声交谈的修士也停下了话语,目光不由自主地投了过来。
推算天机、预知劫难,这在修真界是极高深也极凶险的秘术,非大能者不敢轻为。
灵薇真人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继续说道:“天师也知,我一元宗向来秉持的宗旨,便是顺应天道,趋吉避凶,以求道统绵长。故首选之策自是封山避世,静待劫波平息。”
天师缓缓点头,表示理解。一元宗行事向来稳妥,此举符合其一贯风格。
她话锋一转,“然而,清泉师兄在纷乱天机之中,亦窥见了一线生机。他算出,此劫虽凶险,却并非绝路,世间将会出现一位『应劫之人』,而此人……恰恰就应在这新兴的『英雄协会』之中。”
“贫道此番,正是奉师兄之命,代表一元宗下山卫道,守护在这位应劫之人身侧,静观其变,以期在劫难降临之时,能助其一臂之力,挽狂澜于既倒。”
“竟有此事?”天师抚须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惊疑。
他身为天师道领袖,对卜算之道亦有涉猎,深知其玄妙与艰难。清泉真人在卜筮之道上的造诣,确是修真界公认的翘楚,由不得他不重视。
但“应劫之人”之说,关乎此界存亡,实在太过骇人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