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第3页)
霍临看着那件被精心包装起来的黑色吊带睡裙,喉头轻滚。
过了一会儿移开目光:“等会儿送到她房里去。”
女佣应下了-
小珠泡完澡换好衣服,黎娟在外面等她。
小珠立刻低下头,熟练地假装很乖巧的样子,准备听训。
然而黎娟看着她,只是露出笑容来。
“你的小考通过了。”
黎娟给小珠展示刚刚收到的短信,来自吴加陵的管家,说下周末家里有一场私宴,邀请霍先生携夫人一同参加。
“你应该也收到了差不多意思的,吴加陵的夫人会亲自发给你。”黎娟收起手机,恭喜小珠,“今晚要上新课程了。”
以霍夫人的身份接到宴请,算是一个新的里程碑,至少小珠在和杜安莲相处的这段时间内合格地扮演了自己的身份,并且得到了对方的认可。
接下来要与霍临一同露面,外人对于她的关注,也会来自另外的各个方面。
“首先,作为霍先生的妻子,您必须了解霍先生的一切。”
今天晚上的主讲师是小戴,他推了推无镜片的眼镜框,敲了敲幕布。
“霍先生的家族从事航运业,半个世纪以前,霍先生的祖父别具慧眼,在香港股市募得上亿资金,顶着全球石油危机的风险创办了数家分公司,被誉为从法国驶来香港的巨轮。霍先生到缅甸开拓海外版图,是为了延续家族荣光,这也是你们夫妻共同的使命。”
“‘你’和霍先生的婚姻,也是由霍先生的祖父主导的,‘你’在大学的讲座上偶然认识了霍老先生的秘书,由秘书引荐,霍老先生同意,‘你’和霍先生在ENSAD与国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交流活动中第一次见面。”
“随后经过了六年的考察,终于确定婚期,结婚之后‘你’就潜心学习缅语以及缅甸文化,以期在未来更好地帮助‘你’的丈夫。”
小戴挺胸抬头,在这里稍作停顿,悄声附加了一句解释:“这是根据小珠小姐的情况修改后的资料,最新版本。”
小珠挠挠头。
小戴盯着笔电,继续切换幻灯片:“‘你’和霍先生的结婚日是九月十日,所以你们还没有庆祝过第一个结婚纪念日。”
小珠抓紧时间做笔记。
“霍先生不太喜欢吃甜,爱吃辣,喜欢带苦味的事物。”
小珠想到霍临习惯喝的咖啡,喝剩的半杯牛奶,原来他并没有在饮食习惯上做伪装。小珠咬着笔帽跑神。
小戴讲解了很多很多,一直到晚上十点半才放小珠下课,小珠抱着又新增了很多页的笔记回到床上,点亮小夜灯躺着翻页,边翻边背诵。
其实这是她第一次知道这么多关于霍临……霍明渊的事情,就像拼拼图,每一条信息都能拼出一块属于霍临的影子。
因此她在背诵的时候,脑海里难免闪过许多关于霍临的画面,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指向,只是会像湖水里的涟漪一样闪现,漫开,又消失。
比如她会想到霍临穿着学生装在香港的教会学校上课的样子,想象他在大夏天只买咖啡味和抹茶味的棒冰,在二月十四日收到义理巧克力时回答对方对不起我只接受可可含量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黑巧。
当然小戴没有如此详细地提到过这些信息,大部分都是基于小珠的想象。
她还会想到霍临西装笔挺地坐在巴黎艺术学院外的咖啡馆,等待和家里为自己挑选的适婚对象见面。
他和白秀瑾一起用餐时也会帮她从菜单里划掉她不喜欢的食物吗,他和白秀瑾结婚之后,也会站在窗口送白秀瑾出门、在路灯下等她回家、和她一起趴在床上看电影、用法语复述台词给她听吗。
小珠知道自己不该想的,可是想象力一旦放闸,就很难控制得住。
她揉着眼睛勒令自己换一个主题来想象,于是想到了下课之前她问小戴的最后一个问题。
“霍明渊的父母呢?”小戴只提到了他的祖父。
“他的生父是霍氏的第四子,在二十七岁时去世了。至于母亲,”小戴稍作沉默,露出了讳莫如深的表情,“没关系,不需要知道,没有人会提起。”
早逝的父亲,不能被写在资料里的母亲。
小珠努力地去想象这么一个人,但是始终觉得陌生,无法把这样的字眼和那个不可一世的、幼稚的、很会让人伤心的霍临联系在一起。
小珠脑海里东西太多,等她回过神来时,发现自己又一次不自觉地点开了霍临的短信界面。
从霍临恢复记忆之后,他们就没有再互相发过消息了。
但小珠有时候还是会打开来看,也不知道在看什么。
她想像平常一样从这个界面划走,结果这次可能举手机太久手酸,居然不小心发送了一个标点过去。
小珠沉默地给了被子一拳,丢开手机,把自己撞死在枕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