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第7页)
苏氏眼望着靖安侯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既有释然,又夹杂着一丝不舍。
她表面的从容不迫,不过是演给外人看的戏码。曾经的爱情有多么炽热,如今的心境便有多么苦涩。
然而,现在的她已身为婆婆,即将晋升为祖母,再去沉溺于那些风花雪月的情感,只会成为他人的笑柄。
她深知,作为女性,应当更加善待自己。过度的同情和体贴只会让男人变得更为脆弱,最终受伤害的只能是自己。
她以此教导自己的儿子,希望他能与晏菡茱和谐共处,避免重蹈父亲的覆辙。
夜幕降临,纪家宅院内。
当芒种将打探到的消息告诉晏芙蕖时,晏芙蕖忍不住捧腹大笑。
就在昨日,她还在抱怨自己的生活过于拮据,心中诅咒着婆婆不得好死,对晏菡茱无需为金钱烦恼的生活心生嫉妒。
然而今天,她却听到了晏菡茱的哭诉和愚蠢的举动,竟然闹到了公公靖安侯工作的礼部衙门。
她难道不知道家丑不可外扬的道理吗?
这一闹,无疑是让全城的人都知道了她在夫君眼中不得宠,甚至面临着被休弃的命运!
我这个妹妹,实在是过于率性而为。如今,沈钧钰的尊严,乃至靖安侯府的威仪,都被她无情地践踏于脚下,颜面扫地。
芒种附和道:“菡茱小姐的性情过于暴烈,女子理应如同大小姐您一般,温婉贤淑,以丈夫为天,赢得丈夫的宠爱,早日怀揣子嗣,为夫君延续血脉。大小姐,您当之无愧是当代女性的典范。”
第146章大嫂畅快
晏芙蕖闻听丫鬟的赞誉,眉宇间绽放出愉悦的光芒,“女子应以三从四德为准则,出嫁后顺从丈夫,自然要事事以夫君为重,方能获得丈夫的疼爱与敬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早日孕育后代,方为正途。”
“我这个妹妹,生于荒野之地,长于偏远之区,学识浅薄,不谙世故,不知如何取悦男子,更遑论维护夫家的声誉。”
“她得不到丈夫的青睐,终日肆意妄为,闹得鸡飞狗跳,成为他人的笑柄!一旦惹得公婆心生厌倦,既未怀胎,又未诞下子嗣,在那深宅大院的靖安侯府,她的日子将比死更难受!”
晏芙蕖在说出这番话时,表面上看似关怀备至,实则眼神中透露出难以掩饰的窃喜与幸灾乐祸。
芒种随声附和,“大小姐,您所言极是。一个女人要想过好日子,不仅要取悦男人,更要养育孩子。菡茱小姐确实应该向您学习,汲取您的智慧与贤淑。”
在丫鬟们的巧妙奉承之下,晏芙蕖志得意满,终于将积压在心头的那股郁闷之气尽数排出。
“待我腹中胎儿稳固,定要寻机与菡茱妹妹细细叮嘱,让她多些谨慎,莫要再这般草率行事。我们晏家女儿的清誉,已然因她而蒙羞。”
晏芙蕖不仅在府内如此夸耀,更是亲笔修书一封,差遣芒种送往永昌伯府。
晏夫人阅罢晏芙蕖的书信,怒火中烧,“早就看出这二丫头骨子里带着反叛,表面看似伶俐,实则是个糊涂虫。如今闹得满城风雨,全京城皆知沈钧钰打算将她休弃。”
“这种蠢笨的行径,丢尽了晏家的脸面。在外不知检点,不能作为家中侄女的楷模,只知道在外头丢人现眼。”
戚氏听闻此言,心中却生出一丝疑惑。
记得上次晏菡茱巧妙地将所有嫁妆收回,可见其心智之精明,怎会不知遮掩家丑之道?
“母亲,您暂息雷霆之怒!或许菡茱妹妹有难言之隐,不如明日我亲自前往靖安侯府,探望一下菡茱妹妹?”戚氏温声建议,此事的确影响深远。
她唯有独生女,如今虽年仅七岁,但不久的将来便要面临婚嫁之事,自是格外关心。
晏夫人微微颔首,脸上的神情却是凝重而阴沉,“你即刻前去,严厉斥责一下我们的二丫头,务必让她往后谨言慎行,不得再犯如此愚蠢的过错。”
“遵命,母亲!”戚氏恭顺地回应。
晏菡茱在接到那纸请帖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惊讶的波澜。然而,转念想到外界关于她的种种传言,她的心情便渐渐明朗起来。
次日,戚氏莅临晏府。
府中的丫鬟引领着戚氏来到了惊鸿院。
“大嫂,请进,请上座。来,上茶。”晏菡茱面带微笑,亲切地招待着戚氏,礼数周全。
戚氏原本以为晏菡茱会因为外界的非议而感到伤心悲痛,神情憔悴,然而当她亲眼见到晏菡茱时,却发现她的脸色红润有光泽,整个人神采飞扬。
“妹妹,是否世子对你有所不敬?虽然我们永昌伯府的名声不如靖安侯府显赫,但也是堂堂勋贵之家,若是你受到委屈,一定要告诉我们,家中的亲人定会为你做主。”
戚氏此言一出,便让人感受到她与人交往的智慧和圆融,相比之下,她显然比晏夫人要擅于处理人际关系。
晏菡茱轻轻地笑了笑,神态自若,“大嫂真是过多虑了,我之前之所以劝解世子,完全是为了他好。只是他不听我的劝告,反而口出狂言。我岂能纵容他?现在,侯爷已经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斥责,他再也不敢有休妻的念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