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 10 章(第2页)
金显珏解决了“你为什么识字”的问题,便赶紧催玉霄去看册子,找出不对劲的人家来。
中国自古以来就搞“齐民编户”,户籍政策相当严,但是东北这地方比较特别,以前说这里是龙兴之地,不让人随便来。
但是,中东铁路一车一车地往东三省运洋人,这些年又是大小灾荒不断,闯关东的中国人也哗啦啦地从山海关流进来。
如今住在哈尔滨城里的人到底是什么身份,就连哈尔滨关道的官员都不知道。
金显珏为了在东北山里拍野外生存的视频,事先学习了很多清朝到解放初期的东北土匪相关知识,这样拍的时候,遇到曾经有人类生活过的洞穴或是破屋,她还能跟各位老铁、家人们聊聊上几句渊源、历史。
她知道如今的哈尔滨城里住着大土匪头子。
毕竟土匪打家劫舍就是为了过上好日子,在苦寒又没资源的山里待着,当原始森林婆罗门,难道是因为他们不喜欢繁华舒适的大城市?
那不就是因为哈尔滨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吗?
打劫打成了大土匪,还住在山里?
那不是白打劫了吗?
傻子才相信土匪打家劫舍是盗亦有道,也许有人一开始确实是被贪官污吏和无情的世道逼上梁山当“绺子”,但是,上了以后,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真·梁山好汉李逵为了把朱仝“赚”上梁山,把年方四岁的沧仓知府儿子给活劈了。
而这种骇人听闻的事情,在东北“胡子”这边根本就算不得事。
根据金显珏对此时土匪活动情况的了解,至少三个大土匪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住在哈尔滨城里。
平时他们出手阔绰,与人为善,八面玲珑,外国警察好好的也不会查他们身份,他们平时也有正经营生,不是开窑子,就是开大烟馆,按时按点的都能交上税,中国收税的官员们也不会找他们的麻烦。
如今,金显珏要找他们麻烦了。
曾经拥有过权力的人,绝对不可能愿意放弃权力。
大土匪们哪怕已经可以靠窑子和大烟馆赚到钱,他们也不会放弃在山里的武装力量。
山里的土匪人多,冬天囤粮也不可能囤够到开春的数量。
肉么,山里的野味管够。
粮食、针线布匹和咸盐就是问题了,山里的猎户都得拿着野味和皮子到外面的集市上换,土匪也不例外。
他们平时发现快要没吃没喝了,就出去打劫。
疫情开始之后,整个哈尔滨都划区管制了,包括近郊的村子,用铁丝网和木头架子拦着,有人巡逻。
以前土匪可以悄悄地摸进村子,或是城市边缘,捞一把就跑,现在不好捞了,各个区域连接的地方,24小时都有人持枪巡逻,这谁受得了。
他们小心了几天,想等风头过去,结果,这风头怎么都过不去啊?越管越严了。
此前,沙俄警察厅里有一个跟苏家关系不错的中国人告诉苏家的管家:“附近山里的土匪已经开始憋不住了,陆续出来骚扰了几次,但是各家各户的粮食都是按天发的,土匪也没劫到什么东西,你们要小心啊,他们可能会冲着你们几个大户人家来。”
管家心态特别稳,少奶奶提前买了枪咧,来就来,谁怕谁。
他只是把这事当成“少奶奶神机妙算”的有力证据,说给苏家的人听,顺便拍拍少奶奶的马屁。
金显珏当时也没觉得有什么,来就来嘛,反正就是比谁子弹多呗,她囤了好多呢。
如今,这条消息却派上了用场。
好人饿急了,连亲生骨肉都吃,何况土匪。
只是,金显珏并不知道那几个大土匪住在什么地方,她查到的资料上,只有土匪的花名和他们犯下的累累罪行,上哪儿找去。
再说了,住在城里的土匪,也未必会用爹妈给起的真名。
所以,她要综合医生的防疫登记档案,房屋买卖交税记录,以及这户人家的营生来判断。
土匪发家发到能在城里买房,就是在中东铁路建成之后,清廷失去了对铁路沿线城市的掌控权的时候。
中、日、俄三家一直在为管辖权吵架,三方一起管,代表着互相掣肘,谁都管不了,变成了事实上的“三不管”,大土匪们抢劫、销赃都比以前方便许多。
金显珏就盯着中东铁路建成后才第一次在哈尔滨买大房子的、东北口音的人家。
“哇,这也有二十几家呢。”玉霄揉揉眼睛,看着金显珏写下来的名单。
然后,她无情地吐槽了一句:“你的字真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