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反杀(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另一名婢女则是先前被李姝丽戳烂了脸的女子,名叫春兰。

张秀花本不必跟去,但她不想与苏荷分开,故尔求主子开恩让她也一道同行。

一行人沿着朱雀街出了城门,去往城外西山的方向。

李家别院地处西山山脚,环境僻静清幽,平时极少有人会来这边。

但今日那山道上却是人头攒动,有人还走着走着突然倒地,随即引来一阵哀嚎声。

正值初冬,那?嚎声与冷风交织,使得巍峨的西山愈显苍茫。

挤在鞍座上的苏荷不解:“不知是些什么人?”

“估计是饥民。”一旁的张秀花叹了口气:“听府里的小厮说,现下梁国各地灾荒,饿死了不少人,这些人肯定是想进城去讨口吃的,但……有些人怕是等不到进城便要死在路边了……”

苏荷闻言沉默了。

她兀地想到了爹爹和娘亲,想到了这世间无数的困苦之人,包括她自己。

他们要么承受着精神之苦,要么承受着饥寒之苦,而这所有的挣扎与努力不过是为了活下去,仅是活下去而已。

她心间不由得涌出一股难言的酸涩。

抵达别院时已是暮色时分。

苏荷与春兰急忙收拾屋子安顿好了李姝丽,继而伺候李姝丽晚膳、梳洗,忙完已到戌时。

苏荷径直去了后厨。

张秀花正在灶台前刷碗,见她进屋,忙停下活计将她上下打量了一眼:“小姐没打骂你吧?”

今日一整日李姝丽都郁郁寡欢,就怕她现下又整出什么幺蛾子。

苏荷摇头:“眼下她倒是消停了。”

张秀花转身继续刷碗:“即便消停了也别大意,下次她若敢再动手,你便躲,惹不起总躲得起。”

“知道了姑姑。”苏荷提脚往橱柜前走,指着柜中一篮馒头问:“这是今夜吃剩的么?”

张秀花点头“嗯”了一声。

苏荷毫不客气地提上馒头,转身往屋外走。

张秀花唤住她:“荷荷提这些馒头去做甚?”

苏荷也不隐瞒:“反正是吃剩的,且李家也不短这点吃喝,我寻思着不如将这些馒头放到路边,救济一下偶尔路过的饥民。”

“我的天爷啊。”张秀花急忙走过来,压低了声音:“你当真是老虎屁股摸不得你偏要摸,若小姐知道了还不得把你吃了。”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小姐如何能知?”

张秀花蓦地朝屋外觑了一眼:“这后厨不是还有个郑婆子么,丢了这一大篮馒头,你当她傻么?”

“姑姑到时就说是小姐要吃,那郑婆子总不至去当面质问小姐吧,反正救人要紧,麻烦姑姑了。”苏荷说完提着馒头转背就走了。

张秀花气得直跺脚,末了仍朝屋外觑了一眼,所幸那郑婆子正在杂物间里码柴火,没留意到这边的动静。

苏荷提着馒头从后门出了别院。

后门外是一条布满荒草的小径,沿着小径左拐,便是通往京城的山道。

夜色苍茫,此时那山道上仍流落着三三两两的饥民,有些扶老携幼,有些行单影只。

苏荷急忙将篮中的馒头分发下去,饥民们感激不尽,跪地谢恩,嘴里还连连唤着“女菩萨”。

她哪里是什么女菩萨,她不过是慷他人之慨而已。

待所有饥民都分到食物后,篮中还剩了几个馒头。

她将剩余的馒头放在路边,以便别的饥民经过时获取到食物。

做完这一切,夜又深了一重,她提着空篮回了别院。

如此一连数日,苏荷每晚都会去山道上救济饥民。

这一日,她刚将馒头分发完,便见前头夜幕中跑来一人,边跑边喊:“荷荷、荷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