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12章 小人长戚戚(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不过刘淮倒还是有些信心的,那些贪图安逸之人终究只是一小部分,只要上下进退渠道正常,他一手打造的军政集团不会那么容易散架,总能维持几十年的。

“算了,不说这些了。”刘淮率先将话题揭过,对着眼中明显有血丝的李通笑道:“李相公此番前来,是想到如何治理开封府了吗?”

李通立即将自己的计划说了一遍,最后有些犹豫的说道:“臣此番是一定要杀一批人的,还望大郎君能恩准。”

刘淮又射了一箭,摇头失笑:“这有什么恩准不恩准的,只要是明正典刑,就放心去做。不过如今有了开封府,我又给李相公放了权,若是河南之地还是恢复不了,我是肯定要怪罪李相公的。”

李通挺直了腰板,一副胸有成竹的名臣姿态:“大郎君,若三年之内,河南不能恢复民生,五年只能河南不能府库充盈,百姓家有余粮,请斩我头,以谢天下。”

说完之后,李通复又补充了一句:“除了黄河。”

刘淮再次失笑,随后也叹了一口气:“是啊,除了黄河。”

对于黄河的治理工作早就已经展开,罗谷子与梁球二人早在开封府还没有收复的时候,就已经在黄河河道上实地考察了好几次。

而随着汉军势力范围的扩大,与格物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与技术官僚参与到了治河大业之中。

经历了无数的研讨与计算后,罗谷子做出个了结论。

包括他在内的大部分老臣,大概是看不到黄河彻底治理好的那天了。

不过好消息是刘淮还年轻,可以将政策以一贯之地坚持下去,总有一天能将黄河治理成七七八八的。

这番话虽然充满了愚公移山般的革命主义乐观精神,却也向刘淮昭示着一个事实。

哪怕不考虑漕运,治理黄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许多人呕心沥血一生方才能做到。

“治理黄河之事,自有罗先生去抓总,李相公继续着手恢复河南民生。”刘淮想了想,还是补充了一句:“不过,在以工代赈上,李相公还是要与罗先生齐心协力才对。”

李通连忙应诺:“除此之外,大郎君是不是要亲自上门吊唁?”

刘淮放下手中弓箭,诧异回头看向李通:“这又是何意?”

李通理直气壮,端是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张浩此人虽然不识天命,却也是有大功于河南百姓,若是能善待张浩,大约还是能收拢些民心的。”

刘淮突然笑出声来,随后叹气:“李相公有没有想过,张浩毕竟是为金贼尽忠的,若我宣扬此人忠义,岂不是不顾华夷之辩?”

李通作为曾在金国任职的宰相,潜意识中根本没想这么多,闻言立即就有些错愕。

刘淮随后补充道:“而且,想要收拢河南士民之心,哪用得着区区一个张浩?”

李通心中一动,顿时就有些眉飞色舞起来:“大郎君,莫非是要开正式科举了?”

“正是,除了经义、问策之外,还会有格物的内容,我准备趁现在,从官方层面承认《格物论》。”

李通感觉有些意外,却又没那么意外,无论是开科举,还是说提高《格物论》的地位都是如此:“想来也该开科举了,不过这样一来,大概就要跟宋国势不两立了。”

刘淮伸出食指在唇上一竖:“所以咱们要悄悄去做。而且,要给虞相公示好一番,不要让他坏了咱们的好事。”

面对这明显调侃的言语,李通也笑出声来:“也是,宋国怎么想,与咱们何干?只要行事光明正大,哪管他人论短长?”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