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12章 小人长戚戚(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李通左思右想,还是拉住军使的胳膊问道:“大郎君心情如何?是否还有别的嘱咐言语?”

军使挠头说道:“大约还是好的吧,也没什么说法。只是对那投诚的金将说了一句,不要辜负张相公的好意。”

李通心里瞬间就有了底。

作为一名能臣奸佞,李通火速派人将张浩的遗体送回到张府中,并且亲自吊唁一番,以防其余人产生误判。

随后李通不顾夜色,直接扎进了文书堆里,从户籍开始梳理开封府的民政。

等到第二日的时候,李通就已经找到了抓手,以清查府库为名义,将他的触角自上开始向下蔓延。

这其中必然是伴随着许多场刑杀与贬斥,算是个得罪人的活计。然而以李通浸淫官场多年的经验,又如何不知道只有干脏活,才能真正掌握权力呢?

来日汉人之主为何不是赵眘,而是刘淮?不就是因为胼手胝足,风餐露宿干脏活的是刘淮,而不是安坐在垂拱殿中的赵眘吗?

受国之垢为天下王就是这个道理了。

当然,李通自然没有当天下王的想法,所以他在有了初步计划之后,立即赶往大相国寺前去禀报。

此时的大相国寺自然不似前宋时那样香火鼎盛,因为当时大相国寺更像是赵氏的家庙,并且依靠着这种关系,大相国寺几乎成为了集大宗货物买卖、人口雇佣、储蓄放贷为一体的庞大金融实体。

而自从靖康之变后,随着宋廷偏安,大相国寺自然不复往日风光,只不过由于金国上层崇佛者甚重,倒也没人抄家,不过衰落下去倒也是正常了,只留下了偌大的寺庙在汴梁城中苦苦支撑。

汉军入城之后,立即就看上了这片地方,在经过简单交涉,并且走军中账目付出一些钱财后,大相国寺自然也就成了汉军大营。

原本寺庙住持是不敢收钱的,但是架不住刘淮亲自出面,将财货强塞给住持。

道理也是冠冕堂皇。

如果我都不能以身作则,普通士卒有样学样该怎么办?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住持也自然不敢再推辞,不过令他更加吃惊的则是,刘淮并没有进入那富丽堂皇的皇宫中,而是继续跟自己的兵马居住在一起。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汉王在向天下人表达自己志向,天下没有统一,就绝对不是安逸之时。

不过许多人却也认为,刘淮是不是对自己过于严苛了,如今他就算自称中原之主也是理所当然的,住个皇宫算什么?难道还要看南朝小官家的脸色吗?

“李相公莫要多想。”刘淮正在一处荒废的菜园子旁弯弓射箭,身侧还有几名郎官侍从:“我不入住皇宫,倒也不是在意别人看法。

而是金国的内廷不清理一番,哪里能入住呢?而清理内廷,乃是阿君的职责,我是不好越俎代庖的。”

李通闻言反而有些哭笑不得:“大郎君莫要说笑了,底下人也终究不会这点小事而心生怨恨的。”

刘淮松开弓弦,一支箭矢正中靶心:“果真没有吗?”

李通闻言微微一顿,随后就摇头说道:“自然是有的,却都是成不了大器的夯货罢了。”

每次汉军出现重大战果的时候,总会有一批人觉得,现在已经过了死撑苦日子的阶段,可以开始享受了。

关键这些人也并不是固定的某一批,而是很有可能是一直以来十分妥当之人,突然就泄气了。

这甚至不能说是军心懈怠,只是人心使然罢了。

这也是刘淮不停的召开整风会议,并且通过军中参谋军事系统,向基层士卒宣讲战略与制度的原因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