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大唐究竟是不是亡在了李隆基手上?安史之乱又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要如何改变天幕的预言呢?

相较于唐朝,宋朝和明朝更倾向于将此事引以为戒。

赵匡胤心中怅然,唐太宗多么英明神武,但子孙不成器,最终也是草草收场。

他征战沙场多年,虽未百战百胜,但也算捷报频传,竟也有钦徽二宗这样的草包后代。

唉。。。。。。

此时尚不知实情的宋太祖,默默地替弟弟背起了这口锅。

朱元璋那边更是对一众皇子皇孙疾言厉色:

太监,他早已规定其不许识字。

后妃,也只允许选些平民女子,重德行轻容色。

朱元璋立下的祖训恨不得一加再加,但君子之泽,尚且五世而斩。

不知老朱的智慧,能保佑大明朝几代子孙?

日月当空,她即日月至高至明日月,至……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正所谓,史家不幸诗家兴。我看过一个有趣的统计,安史之乱后的诗作数量和质量都远高于安史之乱前。”

“唐朝确实涌现了非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大李杜、小李杜,诗仙、诗圣、诗鬼、诗佛,还有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思来想去,还是打算来聊聊我们的诗仙李白。”

“李白这个人,是个天才。”

“他生在盛唐,长在盛唐,性情爽朗,自有一番豪气。”

“比较有名的事迹,就是力士脱靴,贵妃磨墨。李白作诗时,对天子近臣也呼来喝去,还让天子宠妃为他磨墨,听起来很爽,但也佐证了他的确没什么政治敏感度。”

“有一句诗很有名,估计大家都听过:”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这么狂放!虽是写李白,但其实是杜甫所作。”

“安史之乱后,李白站错了队,被判流放夜郎,晚年逢大赦,在短暂的重获自由后病重而亡,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介绍诗人,自然少不了他的代表作。”

明月依次背诵了一些李白的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诸如《蜀道难》、《梦游天母吟游别》这种高中必背长篇,时隔多年早已忘得干净,让她背下来也太难为人了,只挑了几句记忆格外深刻的复述出来。

如此这般,她也回答完了今日的问题,结束了视频录制。

诸朝热火朝天地讨论起了明月提及的这几首诗:

秦汉的“诗”如今还是《诗经》中的模样,对于李白的“绝句”都颇感新奇。

唐朝人领略过前面四位的生平后,面对李白这个桀骜不驯的诗人反而倍感亲切,才子嘛,都是有些傲气的,不足为奇。

宋明两朝的读书人则争论着李白和杜甫谁才是唐朝诗人的top1。

【答题完整,获得一次抽奖机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