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2页)
网友:不同意!坚决不同意!
把“网友”替换成这些人简直毫无违和感呢。
接下来就是南宋时才出现的“掀盖头”环节,但是这个环节对于陈星而言,唯一的用处就是可以出片。
后面的吃“生饺子”环节更是直接取消了,毕竟现在的年轻人对生孩子这件事的态度都比较暧昧,虽说大部分结婚的人拖到最后还是要生,但能晚一些还是更晚一些吧。
一行人又热热闹闹地往饭店出发,刚刚拜堂穿的是凤冠霞帔,等会儿就要换成白色大拖尾主纱了。
明月一家人分了三桌坐,她自己坐伴娘席,明爸坐娘家人那桌,陈女士带着年年要坐到狗友那桌去,据说陈星专门给小狗准备了毛孩子们能吃的酸奶蛋糕,真的是非常用心了。
但此时还没到该坐桌边吃饭的时候,明月跟在爸妈身边,好奇地看着每个桌子上的小牌子,三人一狗溜达到“xx大学同学”桌时,明月敏锐地察觉到,陈女士说话的语气突然变了:“这桌等会儿都坐的是研究生啊,月月一会儿闲着没事,就过去学一学人家哈。”
陈星本科是在省内唯一一所211大学读的书,也是在这里遇到了明月姐夫,两人一起考研,先后考到了南方的一所985大学,这一桌确实应该都是他们的研究生同学。
明月本科的时候也报名了硕士研究生考试,笑死,根本没考上。
所以她还是非常佩服这一桌哥哥姐姐们的。
但老妈这样说话真是让人无语啊。
这是饭桌,准备让她跟人家学啥啊?学人家怎么吃饭?
明月可不惯着陈女士,立刻回答道:“行啊,我明天就辞职去考研。”
陈女士被噎了一下,笑得悻悻,一旁的明爸趁机发表自己的观点:“考研哪有考公好啊,研究生出来不还是要考公吗?考公也不用辞职学,你现在下班回去没事就可以学呀。”
明月更无语了:“少来,我天天在公司都快累死了,到家只想玩手机,根本没心思学,真想让我考,我就辞职。”
一提“辞职”,老爸老妈就都不吭声了,明月现在的公司毕竟是个国企,多稳定啊,哪能说辞就辞?
但众所周知,“辞职”的想法一旦出现,就再也无法回头了。明月有预感,离开这个破公司也不过是早晚的事。
新娘被拉去换装,几位伴娘也都被司仪拉去彩排,每个人都被安排了任务,绝对不会厚此薄彼。
明月站左边负责跑上跑下送话筒,另外两位伴娘负责在敬茶环节端着两个托盘,剩下的那位伴娘会作为“媒人”上台讲话。
倒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媒人,事实上,这位伴娘是新娘的大学本科室友,当初就是她拉着陈星加入了学院的辩论队,不久后陈星就和对手学院辩论队里的学弟,也就是明月现在的姐夫看对眼了。
这“媒人”的头衔,还真非她莫属。
三姑六婆,婚纱裙撑系统题库将进行扩……
马皇后恍然:她知道该如何利用这件事了。
或许,可以借此机会将“三姑六婆”整合一下。
媒婆便是六婆之一。
其实在古代,媒人最开始是义务性质的职业,并不能向新郎新娘索取报酬,只能完婚后获得些许谢礼。
到了唐代,神话传说中出现了月老这位司掌婚姻之神,媒人也因此有了一个别称——月老。
元代王实甫将《莺莺传》改编成了《西厢记》,这一元杂剧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受追捧,剧情中一直撮合男女主角的丫鬟“红娘”,也成为媒人的另一个称呼。
一直到明清时期,“媒婆”这个词才出现在史料之中,但被记载下来的,大部分都不是什么值得称颂的事迹:
因为有一些媒婆不遵守职业道德,在收取了某一方的钱财后,就对其优点夸大其词,对其缺点避而不谈,加上并不存在有力的监管机制,媒婆的风评便在这些害群之马的谎言之中每况愈下。
和媒婆一样,其余三姑五婆也因为相似的原因不再受人尊敬,“三姑六婆”一词已经带上了贬义。
若是将三姑六婆收归官府呢?
马皇后越想越觉得可行。
她是皇后,是天下女子的表率,教导这些“走上歪路”的女人是她的责任。
想要改变女子的地位,被批判的三姑六婆是最合适的先行者。
她们大多是上了年纪的女人,脸皮比小姑娘厚实,坏名声又降低了男人的警惕心,最重要的是,她们一定会坚定不移地抓住每一次向上爬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