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秦朝。

嬴政叹气。

他当然更想让明女郎讲一讲“王安石变法”的事,但天幕根本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只能期盼之后抽到的“弹幕”能让他得偿所愿。

骏马疾驰,李由隔着风声听到了明女郎的话,心中交杂着对这宋朝的鄙夷和对外族的警惕。

他方才得了陛下之令,此时无视宵禁,快马加鞭前去陇西侯府与李信将军商谈项氏一族之事。

说起来,他与陇西侯其实算不上相熟。

七日前,明女郎答完题之后,妻子便安排他去与陇西侯的长子相交,她身为陛下的女儿,金尊玉贵的皇室公主,这几日更是多次拜访了陇西侯夫人,送上了厚礼。

陇西侯李信在平定了燕国、齐国后,就有激流勇退之意,如今已在朝中沉寂多年,陛下虽然年年有重赏,但态度显然是默许。

不过,既然如此,小李将军和侯夫人本应对他和公主殿下闭门不见,以免惹上事端;而公主殿下要帮他替父亲李斯求情,就更不应该逆着陛下的想法行事。

李由怀揣着疑惑,不折不扣地执行着公主的命令。

直至今日,李由在朝堂上听见陛下问起陇西侯,才恍然,公主殿下已经提前猜到,陛下会再次启用这位老将了,想来李信将军也有所预感,才默许了他们这几日的交际。

但李由心里升腾起了新的疑惑:就算陛下是公主殿下的亲生父亲,这样明目张胆地揣测圣意,真的可以吗?

汉朝。

卫长公主强压下心中的骇然,她还记得明女郎从前讲过的靖康之耻,本以为皇帝被外族掳走已是丢脸至极,没想到后妃公主也未能幸免。

明女郎怜惜那些女子,只说她们被迫受辱。自己与舅舅表哥亲近,自然知道匈奴人会怎么对待抓到的中原女子,当奴仆已然是幸运之事,更多的是为娼为妓,生不如死。

但若是侥幸逃生,当然是保命为要,贞洁又怎能重过生命?

后宫之中的卫子夫想得更多一些,这世道,女子本就难以出头,若是男子再起了束缚之心,那更是雪上加霜。

若是求稳,她当然应该支持据儿,毕竟公主登基未有先例,据儿之孙也是天幕盖过章的明君。

若是想着手心手背都是肉,那她便等着陛下做决断,也免了抉择之痛,这也是她原本的打算,只要在两个孩子之间不偏不倚即可。

但。。。。。。若是本朝就能出一个女帝,甚至出好几个女帝,如此形成定例,那后世女子是不是就能少受一些束缚呢?

卫子夫犹疑之时,与她年龄相仿的卓文君立于殿上,神色淡然,目光坚定。

毕竟她没有什么纠结的余地,相同的性别,让卓文君天然地站在了卫长公主身边。

她这一辈子当过富商之女,当过沽酒女,也当过官夫人,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当一当公主的幕僚,乃至——女帝之臣。

唐朝。

长孙皇后唤来亲信,附耳轻声语。

亲信拱手称诺,往长乐郡公主方向疾步而去。

长孙皇后轻舒一口气,想来明天丽质便会吵着要和两个哥哥同窗而学了。

不知道自己这样安排,是好事,还是坏事?

宋朝。

赵匡胤咯吱咯吱的磨牙声格外有喜感,但殿中无一人敢笑出声。

靖康之耻他们当然记得,但先前明女郎只说金朝俘虏了两位皇帝,并未提及到其他人。

那对于大臣们而言,不过是再换一位宗室当皇帝的事,历史上他们也应该是这样做的,换着换着,不就把末代皇帝换回到当今圣人的后代了吗?

可明女郎这顺嘴一细讲,阶下众臣便心感不妙,他们都知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皇室都已经如此,那他们这些大臣的家眷,还不知是什么模样呢。

明朝。

朱元璋当然是一个聪明人,毕竟蠢人是当不了开国皇帝的。

明女郎从前就说过,靖康之耻后,男子开始通过贬低女子来掩饰自己的软弱并获得优越感。

但那时朱元璋只认为她身为女子,自然站在女子那边说话,并未据此细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