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9章 扶桑覆灭赵朔赚翻了(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文字就不必改了,本来扶桑人就用的是汉家文字。只是所有记载扶桑历史的书籍、石碑一律销毁。

其四,趁热打铁,丈量扶桑所有土地,实行均田制。基本按照扶桑丁二十五亩,虾夷丁五十亩,汉人移民一百亩进行分配。其余土地收做官田,以后再看情况进行分配。

其五,挖掘所有扶桑贵人坟茔,将扶桑贵人坟茔内的一切金银珍宝都做为汉军的战利品,里面一切记载扶桑历史有关物事全部销毁。

最近几百年,扶桑贵人最常见的丧葬方式是火葬后将遗骨安置在寺庙,没什么随葬品。

但是,几百年前扶桑贵人的随葬品就非常丰厚了。

扶桑人甚至有个持续近千年的“古坟时代”,所有扶桑贵人极力修建庞大奢华的坟茔。

挖了这些坟茔,不仅能获得丰厚的随葬品,还能进一步毁灭扶桑的历史,又何乐而不为呢?

其六,毁灭扶桑一切寺庙、神庙。

他们不是称赵朔为“第六天魔王”吗?不把这些寺庙和神庙毁了,都对不住他们的奇思妙想。

而且,这些庙里面有着无数金银铜铸造的佛像。不拿去融了,换成金银铜,还留着过年?

比如东大寺的卢舍那佛像,整座佛像以铜为主体,表面镀有大量黄金。

别说现在了,就是后世,这座佛像都是扶桑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佛像之一。

建造这座佛像时,耗尽了当时扶桑的几乎所有铜储备,达到恐怖的八十万斤,使用的黄金也超过了四千两。

其他寺庙的佛像和神像,虽然不可能如这座佛像值钱,加起来也是一个极为可观的数字了。

其七,派出匠人,寻找扶桑的各种矿藏。

扶桑现在无论找矿,还是冶炼矿藏的技术水平都非常低。

比如著名的石见银山吧,巅峰时期占据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银产量。但是,直到现在,扶桑人都没有发现。

事实上,即便发现了石见银山,扶桑人也无法冶炼。

能够冶炼这种银矿的“吹灰法”,虽然华夏人在汉代以前就开始使用了。但是,直到三百年后,才从华夏传到了扶桑,先用于九州岛的银矿,后开采了石见银矿。

除了金矿和银矿之外,扶桑最重要的就是铜矿了。

四国地区的铜矿,不仅在扶桑赫赫有名,而且在世界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尽管现在扶桑人开采冶炼铜矿的技术水平很低,但是铜还是这个时代扶桑出口华夏的最重要的物资之一。他们出口金属铜,换取华夏精美的铜钱。

到了公元十七到十九世纪,铜与银、金一样,成为扶桑人最重要的财政来源和出口商品。“佐渡之金、石见之银、别子之铜”并称为幕府的三大财源。

除了铜矿之外,就是硫磺矿了。

扶桑多火山,是这个时代最主要的硫磺产区。而华夏,则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硝产区。

木炭哪个地方都有。

硫磺硝和木炭加起来,就是火药了。

现在赵朔汗国的火药无论质量还是数量,乃至于潜力,都不仅是是世界第一的问题了,而且是遥遥领先。

不管怎么说吧,赵朔这场征扶桑之战,获得了百万的倭女,扶桑积攒数千年的金银铜,乃至于无数珍贵的矿藏,真是收获颇丰。

四个月后,大部分出征汉军齐聚九州大宰府。

归国的日子到了!

总结扶桑之战,发钱发女人的日字,也到了!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