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屠灭安南不想做华夏人也就不必(第1页)
第295章屠灭安南!不想做华夏人?也就不必做人!
安南,升龙府,皇宫内。
“尚父,这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啊!”
安南皇帝陈煚拿着几份赵朔汗国发行的报纸,满面惊慌之色向自己的堂叔陈守度看来。
公允来讲,陈守度对陈煚真不错。
不仅在十五年前,将陈煚拥上皇位,而且一直忠心耿耿地辅佐。
当初,宋王赵昀率二十万大军攻入安南,陈煚慌了手脚,就想干脆投了。
结果,陈守度道:“臣首未至地,陛下无烦他虑”,率领安南大军坚抵抗,终于将宋军阻于富良江(红河)之畔。
当然了,陈煚对陈守度也很不错,一直对其不称叔叔,而称“尚父”,把陈守度当成安南的姜子牙、诸葛亮。
不过这回,这位“安南诸葛亮”似乎不好使了。
当初,赵朔为了救江南之灾,派使者前往安南,要求安南献粮八十万石。
陈守度不但严词拒绝,而且封锁安南各大港口,要求一粒大米都不准运出安南。
他指望这场空前的大灾,给赵朔构成巨大的麻烦。
结果,据那些报纸上所言,赵朔汗国的江南地区不但安然度过了这场大灾。而且,趁着这场大灾,普修了一遍江南的水利,来年必定实现大丰收。
这可怎么办?
当初安南把事情做绝了,来日赵朔兴兵来犯怎么办?
陈煚彻底慌了手脚。
“陛下,此事确实是臣的错。”
陈守度现在真是郁闷极了。
他觉得赵朔实在太坑了。
好么,赵朔兴师动众,又是从全天下各大行省调粮,又是要求平民百姓献粮,又是开了异族用粮食换汉人身份的口子。陈守度还以为,赵朔汗国遇到了多大的困难,很难挺过这一关呢。
结果,蔓延三省之地的旱蝗之灾,的确算是一场大灾大难。但话说回来,大灾也是分三六九等的。这场大灾绝到不了百年一遇的程度,差不多就是三四十年会来一次的样子。
赵朔汗国的救援更是让他大开眼界。
哦,合着赵朔之所以如此兴师动众,不是怕灾情太大,流民四起,动摇他的统治,而是要怕灾民饿着啊!
古往今来,哪有这种救灾法?
别说灾年了,就是太平年景,难以温饱的百姓都大有人在!
何必如此?何必如此?
这不是坑人吗?
早知是这样,陈守度早就把八十万石头粮食备好,献给赵朔了。
现在可好,大灾过后,江南的粮食储量比往常年景不降反增。赵朔能不来找安南的麻烦?
陈守度无奈道:“但事已至此,我们只能想办法如何对付赵朔了。他每年向赵昀要两万安南奴隶,对我安南的敌意昭然若揭。恐怕纵然我们现在认错投降,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