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章 四库书(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韩贤兄,”

吕尚在得知韩锦门第出身后,对这个美韩郎拱了拱手。

前汉名將弓高侯韩颓当之后,父祖又皆是北魏重臣,这位锦绣郎的出身確实非同一般。

比起名將先祖,最让人侧目的,还是韩锦作为北魏重臣的高祖、曾祖。韩锦先祖韩颓当虽是韩国公子,前汉名將,但前汉至今已过五百载,就是再大的遗泽,也难荫蔽后人了。

而北魏距今不过五十年,韩耆、韩茂父子影响力仍在,故旧部属家族也在,这股势力不容小覷。

要知道,北隋帝统承接北周,北周帝统又来自西魏,西魏帝统是从北魏分裂而来。故而北魏的权贵,只要没失陷在政爭中被族诛,其子孙在西魏、北周、北隋三朝亦都是贵胄。

就如杨坚一样,杨坚曾祖杨烈仕於北魏,官至龙驤將军、太原郡守,祖父杨禎在北魏是柱国大將军、兴城郡公、其父杨忠歷仕西魏、北周两朝,官至柱国、大司空,封隨国公。

这些人有个统一的称呼,关陇贵族!

王崇又转头向韩锦介绍吕尚,道:“锦绣郎,这位是奉詔新进秘书郎,齐郡公世子,吕尚吕飞熊。”

韩锦一怔,拱手还礼后,道了一声:“吕贤弟,”

王崇对韩锦吩咐道:“锦绣郎,吕尚是新人,对秘书郎的本职所在,还有些不太清楚的地方,你是开皇二年进的秘书省,已经初具资歷,就由你带他熟悉一下秘书省的事务吧!”

“诺,”

韩锦应道。

因韩锦自幼就美姿容,甚肖汉武帝时的韩嫣,其貌之美,令女子见之亦妒,因而长辈们皆笑称为锦绣郎,意为貌比锦绣。也是因其姿容极美,才能在二十岁得门荫入仕秘书省。

南北乱世就是如此,门第显贵,姿容出眾者,入仕的起点就是许多寒族难以企及的终点。

说起来,那位被太史公称为『以色侍君,以魅惑君『的韩嫣,也是弓高后后裔,被列入史记佞幸列传中,开篇就是弓高侯孽孙。韩锦或许就是继承了一些韩嫣的姿容,才能让人见之失神。

韩锦在接过王崇指派的差事后,先是领著吕尚在甲、乙、丙三库公事房转了一圈,让吕尚这个新任秘书郎在各个公事房的属官属吏面前露露脸,然后就带著吕尚去丁字藏书库。

丁字藏书库,秘书省甲、乙、丙、丁四库之一,秘书省四个秘书郎各执一库。秘书省虽掌管国家藏书,但天下藏书太多太多,歷朝歷代搜罗积累,秘书省的藏书堪称书山墨海。

北魏时的秘书省官长,將国家藏书按条目分门別类,立有四库,甲库收录儒家经典,各朝名家注释手稿孤本,乙库收录诸子百家著作,歷代兵书、道藏、术数之说。

丙库收录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诸史,丁库收录各地诗赋、图赞、汲冢书。由此,四库各司其职,各有分工,將国家的藏书分类分目规整,渐成定製,延承至今。

吕尚在旁听著韩锦介绍四库的各个职司,心怦怦直跳,尤其是听到乙库中收录著诸子百家著作,歷代兵书、道藏、术数之说时,看韩锦的目光立时就不一样了,带著炽热。

毕竟,韩锦就是主掌乙库的秘书郎,若能与韩锦交好,借韩锦之力,无论以后借阅乙库藏书,还是搜罗道藏孤本,都能省去不少功夫。俩人边走边谈,言谈甚欢,很快就来到了丁字藏书库前。

这秘书省的各个藏书库都是规制宏敞,外有卫士值守,门禁重重。其库门厚重,上有青铜为饰,又刻云龙纹,非秘书郎亲至不可启。

吕尚在出示印綬,证明身份后,就令值守卫士推开厚重的库门。

见到几个卫士推库门时略有些吃力的模样,吕尚暗暗点头,看来这藏书库的库门,至少有千余斤重,非力士不能移。

“韩兄,请,”

库门开启,吕尚和韩锦俩人入库,只见库中长廊逶迤。左右壁上悬掛歷代贤达画像,乃是歷朝的秘书监,正中又设香案,悬文昌帝君画像,祭祀这位文道先圣。

画像上的帝君冕旒端严,著袞服,緋袍玉带,束金冠,面如满月,须髯飘逸,左手执如意,右手握书卷,仪態雍容,尽显司文运,掌功名之威德,身旁侧立天聋、地哑二童。

库中书架林立,皆以檀木製成,纹理细密,香气幽微。书架架分多层,排列有序,其上书籍皆有锦袱包裹,以防尘蠹。库中有三十六处小窗,窗欞雕精致,日光透入,落在书架上。

吕尚面对这架阁相连,似无尽头的书库,低嘆道:“合一国之力,集几代之功,才有四库藏书,这些藏书匯集了多少人的心血,堪称国之文运啊!”

一旁的韩锦对著文昌帝君图像,端正一拜,转身温和道:“吕兄,这就是丁字库,我一路上已將丁字库职司都告诉你了,以后你只需按著既定的规制施为,就可维持丁字库正常运转。”

吕尚拱手,道:“还是有劳韩兄这一路辛苦,”

韩锦谦慎道:“你我既为同僚,又是应王大人所请,韩锦自当尽力而为,吕兄日后在丁字库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让人到乙字库问我。只要韩锦能帮得上忙的,绝不会推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