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7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林惟清谨慎地斟酌着用词,答道:

“回殿下,微臣职责所在,不过是整理校对古籍旧典,朝中大事,所知确实甚少。只是……近日同僚间偶有私语,听闻都察院的王御史似乎……正在酝酿弹劾三殿下,据闻搜集了不少证据,言辞颇为激烈,也不知是真是假,或是……另有隐情。”

谢知白闻言,眼眸微微垂下,长睫在苍白的面容上投下浅淡阴影,完美掩去了其中一闪而过的冰冷寒光与算计得逞的满意。

他只是又轻轻咳嗽了几声,仿佛被话题牵动了病气,才缓缓道,语气带着一种置身事外的淡然:

“朝堂之事,纷繁复杂,真真假假,谁能说得清呢。林修撰……年纪尚轻,前程远大,还是远离这些是非漩涡为好。安心做你的学问,修你的史书……才是正道,莫要沾染这些无谓的纷争。”

这话听起来完全是一位久病缠身、与世无争的亲王对年轻后辈语重心长的关怀与劝诫,林惟清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感激之情,连忙躬身称是:

“殿下教诲,微臣谨记于心。”

又陪着说了些翰林院的闲话和京中风物,见谢知白面露明显倦色,便十分识趣地起身告退了。

他丝毫未曾察觉,自己方才无意中透露的消息,正是眼前这位看似超然物外、病骨支离的亲王殿下,在幕后一手精心推动、并期待看到的局面。

萧寒声的离别

谢知白的计划已进行到最关键的一步。

针对王御史的“证据链”需要最后、也是最致命的一环去推动和确保万无一失,此事牵连甚广,必须由绝对可靠、且能临机决断之人亲自处理。

与此同时,关于阿瓷旧案的一条极其重要、却稍纵即逝的线索,指向了京中某位早已致仕归家、深居简出的老太医,需立即前往查证核实,容不得半点延误。

“殿下,臣必须亲自去一趟。”

萧寒声面色凝重,屏退左右后,对倚在榻上的谢知白低声禀报,语气斩钉截铁,

“京中事宜关乎王御史能否彻底入彀,而老太医那边的线索更是至关重要,迟则生变。快则两日,慢则三日,臣必定返回。”

谢知白正漫不经心地翻阅着一本药典,闻言,指尖在书页上微微一顿。

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缓缓抬起眼,静静地看着站在榻前的萧寒声。

那双深邃的眸子里没有了平日面对外人时的冰冷疏离或深沉算计,也没有病痛发作时的脆弱无助,只是一种深沉的、几乎要将人吸入其中的专注凝视,其间夹杂着一丝极淡却无法错辨的依赖。

“……非去不可?”

他的声音很轻,几乎融入了窗外风吹梅枝的沙沙声中。

“是。此事关乎后续大局走向,且线索时机稍纵即逝,旁人处理,臣绝无法放心。”

萧寒声回答得毫不犹豫,但他的眼神却紧紧锁在谢知白身上,毫不掩饰其中浓烈的担忧与难以割舍的情绪。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