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2页)
而外人,无论怀着何种心思,都永远只能是这场黑暗盛宴的旁观者,或者……不知不觉间,成为献祭于这扭曲情感的祭品。
暗影幢幢
安国公赵阔暴毙于城南废祠的消息,如同投入滚油中的冷水,再次在京城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与之前周子瑜之死引发的清流激愤不同,这次的消息更显扑朔迷离,带着浓重的江湖仇杀色彩,让各方势力惊疑不定,一时间竟难以判断风向。
朝堂之上,暗流涌动。
皇帝听闻奏报,眉头紧锁,最终只沉声下令严查,但语气中已透出深深的疲惫与对朝局接连动荡的不满。
东宫一系暗自庆幸赵阔这根钉子被拔除,却又对幕后黑手感到忌惮;
而与赵阔或有牵连、或曾受其挟制的官员则人人自危,生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
然而,在这片纷扰猜疑之中,城西别院却仿佛依旧是与世隔绝的孤岛,静谧得近乎诡异。
七皇子谢知白“病体未愈”,依旧深居简出,仿佛对外界的天翻地覆毫不知情。
只有极少数嗅觉极其敏锐、且身处权力核心边缘的人,才能从这过分的“平静”中,嗅到一丝不同寻常的危险气息。
翰林院修撰林惟清,便是这极少数人之一。
他坐在翰林院值房内,面前摊开着需要校对的古籍,心思却早已飞远。
窗外关于赵阔死因的各种离奇猜测隐约传来,让他心神不宁。
他又想起了那位深居别院的七殿下。
上次拜访,殿下虽显得虚弱疏离,但那份过于完美的平静,以及那位萧统领几乎化为实质的守护与排斥……
还有殿下偶尔流露出的、与病弱外表截然不同的冰冷锐利眼神,都让林惟清觉得哪里不对劲。
他并非蠢人,只是过于理想化。
恩师周子瑜的死,赵阔的突然暴毙,这两件事看似无关,却都发生在七皇子回京、“静养”之后,且都极大地搅乱了朝局……
这真的只是巧合吗?
林惟清搁下笔,眉头紧锁。
他心中那份对“正义”的执着,让他无法轻易忽视这些疑点。
他决定,必须再去一趟别院。这一次,他不仅要表达关切,更要巧妙地试探。
与此同时,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大人,正对着眼前一份关于赵阔之死的初步勘验文书,面色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