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1875年的事情与奥斯曼帝国破產(第3页)
鑑於帝国当前面临的特殊困难,为维护帝国尊严与臣民福祉,特颁布如下法令:
其一,自本法令颁布之日起,帝国暂停以现金形式支付所有外债的利息及分期付款,期限为五年。
其二,在此五年期间,帝国將採用以纸换金#039;之新法:原应支付之利息,一半以现金支付,另一半则以新发行的五年期债券替代。此债券面值与应付利息相等,五年后可兑换等值黄金。
其三,五年期满后,所有债务將进行重新安排。利率统一调整为年息百分之五,偿还期限延长至二十五年。”
法国巴黎银行伊斯坦堡办事处。
“什么?!”
亨利·杜邦猛地从椅子上跳起来,手中的咖啡杯摔在地上,褐色的液体溅得到处都是。这位四十岁的银行经理,平日里总是西装笔挺、风度翩,此刻却像一头被激怒的公牛。
送信的奥斯曼官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穿著考究的欧式西装一一这是改革派官员的標誌。
他叫阿里·凯末尔,曾在巴黎留学,说得一口流利的法语。
“杜邦先生,请冷静。”阿里·凯末尔面无表情地说,“这是苏丹陛下的决定,也是帝国不得已的选择。”
“不得已?”杜邦的脸涨得通红,唾沫星子都要喷到对方脸上了,“你们欠我们银行三千万法郎!三千万!现在告诉我只能拿回一半现金,另一半是废纸?”
“是债券,不是废纸。”阿里·凯末尔纠正道,“五年后可以兑现。”
“五年后?”杜邦冷笑,“五年后你们的帝国还在不在都是问题!”
办事处的其他职员也围了过来,一个个义愤填膺。
“这是赤裸裸的抢劫!”
“无耻!背信弃义!”
“野蛮人就是野蛮人!”
阿里·凯末尔依然保持著平静,仿佛这些辱骂与他无关。在巴黎留学的经歷让他深知,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诸位,”他等骚动稍微平息,才开口道,“我理解你们的愤怒。但请想想,如果帝国宣布完全破產,一分钱都不还,你们又能如何?”
这话让杜邦更加暴跳如雷:“你在威胁我们?”
“不,我在陈述事实。”阿里·凯末尔摊开手,“帝国的国库已经空了。要么接受这个方案,至少还能拿回一些;要么拒绝,然后看著你们的投资血本无归。”
“巴黎会降下雷霆之怒的!”杜邦咬牙切齿,“法兰西的军舰会开到博斯普鲁斯海峡!拿破崙三世陛下绝不会容忍这种行为!”
阿里·凯末尔终於露出一丝苦笑:“杜邦先生,您真的认为,为了这些债务,法国会发动一场战爭吗?”
他走到窗前,指著远处的海峡:“看看那里,俄国人的黑海舰队就在对岸虎视耽。您觉得沙皇会允许法国独占伊斯坦堡吗?”
杜邦哑口无言。他当然知道巴尔干的局势有多复杂,列强之间的平衡有多微妙。
“而且,”阿里·凯末尔转过身,“不只是你们。英国的银行、比利时的银行、甚至於偷偷借贷给我们的奥地利的银行。。。大家都一样。苏丹陛下对所有债权人一视同仁。”
“这算是安慰吗?”杜邦冷笑。
“这是现实。”阿里·凯末尔拿起帽子,“杜邦先生,时代变了。帝国也许衰落了,但还没有到任人宰割的地步。五年时间,也许局势会有转机。谁知道呢?”
他向眾人微微鞠躬:“告辞了,先生们。法令的正式文本明天会送到各国领事馆。”
说完,他转身离去,留下一屋子目瞪口呆的法国人。
杜邦瘫坐在椅子上,看著桌上那份用金粉装饰的法令文本。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债务违约通知,更是旧秩序崩塌的信號。
“立即给巴黎发电报!”他对秘书吼道,“告诉董事会,奥斯曼人疯了!”
与此同时,类似的场景在伊斯坦堡的各个外国银行办事处上演著。愤怒、咒骂、威胁。。。但最终,所有人都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
曾经不可一世的“欧洲病夫”,终於撕下了最后的遮羞布,赤裸裸地向世界宣告:我,破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