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6章 大反攻(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他们。。。。。。”参谋官声音哽咽,“最后一批老兵组织了一道防线固守,但很快就被奥地利人的重炮和刺刀淹没了。多梅尼科將军见势不妙,带著警卫营向东撤退了。”

就在此时,一名浑身是血的骑兵飞驰而来,几乎是从马背上摔了下来:“报告上將!巴尼奥方向发现大股奥地利骑兵和步兵,至少有一个军的规模,正在快速逼近!”

奥古斯特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知道,这不是临时起意的追击,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包围圈正在收紧。撒丁军的溃败已经开始影响到法军的士气,他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混乱声响。

“陛下,请您理解,”奥古斯特恳切地说,“您若被俘,整个法兰西都会陷入混乱。让第一军断后,我会带领部队拦住奥地利人,您必须立即离开!”

在几名將领的合力之下,拿破崙三世终於被推进了马车。车夫立即扬起马鞭,马车在护卫骑兵的簇拥下向安全地带疾驰而去。

奥古斯特望著马车远去的方向,转身面对自己的副官:“传令下去,准备迎击。命令炮兵就地构筑阵地,骑兵掩护两翼。我们要给皇帝爭取每一分钟的时间。”

蒙蒂罗內战场上,正值暮色渐浓,远处的天边泛著血红的晚霞。

高坡上突然出现的奥地利骑兵剪影,宛如一幅震撼人心的油画。骑兵们的披风在寒风中猎猎作响,马匹不安地打著响鼻,前蹄刨著地面。

迁回包抄的赛德维茨师在发现无力留下法军近卫军后,立即调转方向,合上了对法军第一军的包围圈。

赛德维茨將军威严的身影立於阵前,

他身著深蓝色军服,胸前的勋章在夕阳下闪烁著金属光泽。那標誌性的浓密八字鬍略显凌乱,却丝毫不减其军人气势。他手中的军刀在暮色中折射出寒光,

刀身上依稀可见自己家族的徽记。

“高举你们的旗帜,我的勇士们!”留著浓密八字鬍的骑兵师长赛德维茨拔出闪亮的军刀,眼中闪烁著兴奋的光芒。他扭头对著左手边的军官说道:“龙骑兵殿后等会儿抓俘虏,你们可不是干这个的。”

“乌兰枪骑兵,全体排成横队!”赛德维茨高声下令。

伴隨著嘹亮的號角声,隨著他的命令,两千名精锐骑兵迅速重组。身著白色制服的乌兰枪骑兵们动作整齐划一,马刺叮噹作响。每个骑兵都配备著长矛、军刀和短筒火枪。他们的马匹都是精心挑选的战马,肌肉结实,体格健壮。

“记住!保持阵列!我们是战场上的主宰者!”赛德维茨振臂高呼,“衝锋,我的勇士们!”

法军阵地上一片混乱。疲惫的步兵们正在艰难地后撤,许多人的军服已经破损,脸上满是硝烟和汗水。一些军官试图组织土兵列队,但密集的炮火和混乱的撤退使得这变得异常困难。

“快!快!立即结成方阵!”法军指挥官声嘶力竭地呼喊著,他的嗓音已经沙哑。然而在这片混乱之中,土兵们只能勉强组成零散的小队,无法形成有效的防御阵型。

隨著赛德维茨一声令下,骑兵们开始了他们的衝锋。起初是缓步前进,然后逐渐加快。两千匹战马的蹄声震撼大地,如同滚滚雷鸣。骑兵们紧握长矛,马刺轻轻磕碰马腹,保持著完美的队形。

当衝锋进入最后阶段时,整个骑兵队伍已经达到了惊人的速度。马蹄扬起的尘土在夕阳下形成了一道金色的帷幕。赛德维茨位於队伍最前方,他的军刀高举著,反射著最后的阳光。

法军阵地上爆发出惊恐的呼喊。一些士兵试图开火,但慌乱中大多数射击都偏离了自標。当这股钢铁洪流撞入法军阵地时,混乱达到了顶点。长矛刺入人群,军刀劈砍而下,战马横衝直撞。

许多法军士兵开始丟下武器。起初是零星几个,然后成群结队。他们举起双手,脸上写满了疲惫和绝望。经过整日的激战,他们的意志终於被这势如破竹的骑兵衝锋彻底击垮。

眼看形势已无可挽回,越来越多的法军士兵开始放下手中的步枪,举起双手投降。

刚刚乘坐马车逃出来的拿破崙三世伴隨著自己的警卫营,原本计划直奔阿尔卑斯山集团军,在他的突然命令下改道向米兰驶去。

陪同他的近卫军骑兵们面面相,但军令如山,他们只得护送皇帝绕道而行。

在阿尔卑斯山集团军指挥部,尼尔將军正在烛光下仔细研究战场態势图。当奥古斯特上將的急报送达时,这位经验丰富的將领立刻意识到形势危急。布雷西亚方向的奥军不仅数量眾多,而且装备精良,这与此前的情报完全不符。

“立刻派快骑通知贝加莫的撒丁部队!”尼尔將军当机立断下达命令。

然而为时已晚,贝加莫城內的伦巴第贵族们早已与奥军密谋已久。当奥军抵达城外时,城內的贵族民兵立即控制了关键要道,打开城门迎接奥军入城。撒丁驻军儿乎没来得及做出有效抵抗就被缴械投降。

尼尔將军获悉耗后,立即调动第四军在布雷西亚至贝加莫一线构筑防线。

在老將军的指挥下,阿尔卑斯山集团军开始了有序撤退。行军纵队在夜色掩护下,沿看山间小路向特雷维方向转移。第四军的炮兵阵地不时响起轰鸣,掩护主力撤退。

而在东线,麦克马洪集团军的处境更为艰难。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指挥的奥军一部主力从四角要塞方向压来,与新编第二集团军形成了夹击之势。激战中,麦克马洪將军亲临前线指挥,不幸被一发实心炮弹击中,壮烈牺牲。

弗朗索瓦將军接替指挥后,组织残部向克雷莫纳突围。沿途遭遇奥军多次截击,伤亡惨重。最终只有不到一半的军队得以抵达克雷莫纳,其余或死伤,或被俘,或成为溃兵。

中路战场上,撒丁第五军在遭遇奥军突袭后迅速崩溃。军长可能已在混战中阵亡,具体下落不明。第一军的將土们则以血肉之躯换取了皇帝安全撤离的时间,伤亡过半。

俗话说,匪过如梳,兵过如篦。

溃败的法军与撒丁军士兵在伦巴第平原上四处游荡,饥寒交迫之下,他们抢夺民眾粮食,焚烧庄园,无恶不作。当地贵族纷纷派人向奥军求援。奥军所到之处,立即恢復治安,百姓们欢欣鼓舞,视其为拯救者。

更令人髮指的是,一些“溃兵”在撤退时,竟然闯入伦巴第贵族的庄园大肆抢掠,甚至对贵族家眷痛下杀手。

这些血腥暴行激起了倖存贵族的极大愤慨,他们纷纷向奥军提供物资支持,

表达对弗朗茨皇帝的忠诚。

有贵族甚至主动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奥军的军事行动,

这场战役不仅在军事上,更在政治上让奥地利贏得了伦巴第贵族的支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