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章 技工学堂(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种被人完全看透,并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感觉,有些别扭,但内心深处,却又有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他不得不承认,符老的能量和安排,解决了他所有燃眉之急。

单打独斗,确实太难了。

第三天,陈晓克接到一个新的地址,也在昌南三店工业园,按照地址找到那个车间。

这是一个路边树丛后面不起眼的建筑,要不是陈晓克按照门牌号找过来,都不能发现这里。

门卫室坐着一个50多岁看手机的保安,陈晓克就上前打了招呼。

“叔,这里是朱桥东路42号吧?”

“是的,你找谁?”保安随口问道。

“有人让我使用这里的设备。”陈晓克说起来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他脸皮还是太薄。

“哦,是陈先生吧?”

听着先生二字,陈晓克都有些不自然,不叫同志,也确实只能叫先生了。

“是我。”

“那请进来吧!”

保安把自动大门打开,陈晓克走进大门,大门随即关闭。

保安也从保安室里走出来。

“我带你去里面看看,李经理还在车间里面等你。”

陈晓克听了也就点点头,他不知道这里是什么情况。

推开沉重的铁门,映入眼帘的景象让他呼吸为之一窒。

工厂整体并不大,经过一个不长的走廊,在进入一间车间。

陈晓克看到一个内部宽敞明亮,与他想象中堆满废铁的景象完全不同。

这里更像一个精心规划过的、略显复古的生产车间。

几台保养得极好的老式机床静静地矗立在各自区域:C620车床、X62W万能铣、B665牛头刨、Z35摇臂钻…甚至还有一台小型的万能外圆磨床和一台老式的滚齿机!

这些设备显然都经过精心调试和维护,虽然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了痕迹,但依然透着沉甸甸的精度和力量。

靠墙是一排整齐的工具柜,玻璃柜门后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量具:从普通的卡尺、千分尺到精密的块规、水平仪、光学平直仪,一应俱全。

工作台上,钳工工具摆放得井井有条。

这要是他自己安置出来这样一间工作室,不说金钱,光是时间就得几个月。

而符老只用了3两天。

这是多大的能量呀!

陈晓克在里面转悠一下,一个穿着工装、气质干练的中年人微笑着迎上来:“是陈先生吧?符董已经吩咐过了。我姓李,是这里的负责人,也是您的技术协调员。以后您需要什么,无论是设备操作指导,还是特殊材料、外协加工,都可以直接告诉我。”

陈晓克看着眼前的一切,终于彻底明白,符老为他准备的不仅仅是一个场地,而是一个完整的、强大的后方技术支持体系。

他不再需要为资源发愁,可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最重要的事情上——磨练自己。

他深吸一口气,对李负责人点了点头:“李经理,麻烦你了。那我们…就开始吧。”既然已经到了,那就开始干吧!

他的目光投向了那台等待被拆解又重装的滚齿机,眼中燃起了专注的火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