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章 夜袭与佯攻(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夜间作战的本质是什么呢?

在第一次旁观关兴夜袭敌营失利后。

麋威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这之后,又经历了关兴突围战的混乱。

见证了陆逊夜渡三湖,夜掘河堤这些高端操作。

到了此刻,多少有了些感悟。

且说,古代战场没有雷达,没有探照灯,夜里哪哪都黑漆漆的。

即便有月色和烛火照面,依然难以看数里开外的细节。

这种环境下。

将领真能像白天一样对军阵作出精细操作,完成精妙的战术动作吗?

显然不可能。

夜里人一多,只会混乱。

越多越乱。

更别说还有什么缺乏维生素A导致士兵普遍夜盲这种“常识”了。

所以夜战的本质,就是制造混乱,利用混乱。

再具体一点,就是搞个大动静出来,倒逼敌军不得不在夜里仓促行动。

继而在被动的盲动当中,逐步丧失指挥秩序,露出破绽。

比如说,放火烧营。

是的,虽然今夜最终目的是水淹敌营,但在此之前,麋威反而要先去放一把火。

因为自古以来,火攻跟水攻一样,都是能无视人数差距,实现以弱胜强的战术手段。

说起来,他这灵感还是来自前世夷陵之战的记录。

陆逊最终击败刘备的转折点,就是放火烧营。

当然,跟演义故事中过于理想的“火烧连营”不同。

历史上,陆逊那把火的真正作用,是让本就兵疲意沮的刘备军陷入混乱。

继而为后续掩杀、包抄、围追堵截等等战术动作创造战机。

从这个角度来说。

麋威今夜这把火也是为此而放。

所不同的是,此时敌军远远未到兵疲意沮的时候。

甚至因为成功废了北郊二城而士气高涨。

但相对应地,麋威本来也不指望江陵弱兵出城击败强敌。

在马背上思忖之间,敌营已近在眼前。

麋威勒马稍驻,不再顾忌被敌人哨兵察觉,立即取下随身带来的火燧,点燃干茅。

身后众骑有样学样。

顷刻之间,茅火聚众成团,烛天而起。

又在麋威一声令下,迅速散作道道星火,分头燎向敌营各个方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