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章 他还是这般谦让有德(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叹罢,却见詹思服一脸欲言又止。

不由怪道:“你还想说什么?”

詹思服:

“司马先前叮嘱,若主簿论功,定要解释这些举措大多来自张君嗣张公的献策,他只是依计而行,绝不霸占功劳!”

廖化闻得此言,当场捧腹大笑起来。

“麋君还是这般谦让有德!”

“难得他还年轻。”

“如此才德兼备的青俊,若不能尽力举荐于君侯和大王,那就是我这个主簿的失职了!”

其实廖化作为关羽主薄,统揽州事,怎会不知麋威身边来了一个曾为两千石的益州名士?

关羽可能轻慢名士。

但廖化作为荆州名士,不会忽视。

照他理解,张裔固然有才干。

而麋威的举措,多半是其经验之谈。

可关键在于,张裔堂堂两千石,为何甘愿屈居于麋威之下?

为了一雪前耻?

最初可能是这样的。

但这不是已经过去一旬了么!

张裔又不是那种没见过世面的隐士。

其人常年居高位,自有一番城府和器量。

但凡对麋威不满,早就反客为主了。

岂会如幕僚一般倾力辅助至今,没有丝毫怨怼之语?

这只能说明,麋威那小子,确实有让张裔欣赏的地方。

廖化心里各种念头。

而詹思服作为一个刚刚王化的蛮夷,自然不大懂得士大夫那些弯弯绕绕的谦让和德行。

他继续遵照麋威的吩咐,有一说一:

“司马又说,他虽然尽力维持后方,但凡事不是没有的代价的。”

“修造器械、大量征役、又大加赏赐,都需消耗海量人力物力。”

“而这些人力物力,又大多来自后方郡县。”

“想要获得地方支持,便不得不对当地大姓让渡权柄,涸泽而渔……如此必留后患。”

听到这,廖化已经收敛了笑容。

但詹思服接下来的转述,更让他肃容:

“故此,若此战不胜,本地士民倒向孙权,就在一念之间而已。”

“真到了战后论罪之时,请别怪罪于张公,毕竟司马亲自施为,至少担一半罪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