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血脉(第2页)
一切都是未知。
只有伯兰目標比较明確。
他的任务就是寻找歷史的痕跡,主要还是依靠考古工作者,他在其中不过是充当连接各方的纽带。
消息泄漏,和他有关,但关係不大。
泄漏的源头是和政府人员交接之后。
经过一系列检查后,所有人又回到了岗位。
打捞的继续打捞,模擬的继续模擬。
仿佛一切都未曾改变,可又似乎一切都已不同。
……
而在大陆的另一边。
消息的传播速度如风捲残云般席捲而来。
网络上,网友们热烈地討论著。
“这件事情在《是首相》中已有记载。”有人在论坛上发帖说道。
“我知道,是克里姆林宫得到情报的速度,通常比唐寧街10號快。”很快就有人回復,还配上了一个偷笑的表情。
“我就说最近怎么冷清了许多,原来是被接管了。”
“世界真的是个草台班子,这消息都快人人皆知了。”
“哎,我看了新闻,也没说是哪里传出来的,你们都在说什么啊。”
“在说一个笑话。”
“有福建的朋友吗,你们那里有没有找到证据啊,这件事一直被小英掌控,我有些不安啊。”
“我问了妈祖了,妈祖说是真的。”
“难怪牛顿搞政治是一把好手,原来是有朱家传统。”
“搞政治?牛顿不是科学家吗?”
“想不到吧,牛顿三十岁之前就完成了自己的主要成就。”
“嘶,恐怖如斯。”
“一眨眼,牛顿就要变成我们朱家人了,以后到外面说歷史名人的时候又多了一个。”
“还是別急,万一最后反正了就不好了。”
“这还怎么反转?现在还没有认定,无非是证据还不够多罢了,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越挖越有,除非他们现在就停手,但会吗?”
“问题就在这,万一他们不承认怎么办?”
“这东西再怎么不承认,但事实就是事实。”
同时。
也有网友开始溯源。
有人发了一张图,是当时的航海路线,其中用醒目的红色標记了一条。
“现在感觉可以从其它地方下手了,既然后面坐的是葡萄牙的船,那当时肯定也在葡萄牙待过一段时间,之后才去的英国,这期间留下的痕跡都被我们忽略了。
“当然中间肯定也有停靠补充资源,但这点我不抱希望,他们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直接前往当时的欧洲,而那个时候葡萄牙即將没落,后面发现英国更加有机会,就乘船转移到了当时的英国。
“至於后续如何从明朝皇子变成牛顿,这就是另外的事了,其实这里就引出一个非常重要,可以说这件事最为核心的问题,那就是牛顿是完全的东方血脉,还是混血?
“前者的话,见过的人总不能都没留下一点信息,所以我倾向於后者,混血在中国古代尤其是皇室是不可能被承认的,所以这是他出走外海的原因?
“当然也有可能牛顿是这个皇子到了英国之后,与当地人生下的孩子,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牛顿的父亲『死得早的原因,毕竟身份比较特殊。”
“很有道理。”
“感觉就是楼主说的这样了。”
下面的回覆纷纷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