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模仿(第1页)
第235章模仿
马尔科的目光在屏幕上的视频和档案照片之间来回扫视,那两张几乎重合的脸孔带来的违和感越来越强烈,他试图找出任何偽造或技术处理的痕跡。
“技术分析有结果了吗?视频有没有经过后期处理的痕跡?比如ai修復,数字年轻化?或者整个就是现代用cgi生成的?”
旁边负责技术分析的小组负责人立刻回应:“没有发现明显的数字编辑痕跡,特別是人物面部表情和细微动作,非常流畅自然,不像后期合成,这看起来就是一段原始拍摄的高清录像。”
“原始拍摄”马尔科眉头锁得更紧,“画面里的人呢?一个本该八九十岁的人,看起来和五十岁时一模一样?”
“单从技术角度,顶级的特效加化妆术,再加上精妙的打光和后期调色,確实可以在镜头前大幅减龄,但要达到这种完全看不出岁月痕跡,甚至连皮肤纹理都保持得和年轻时一模一样的状態难度极高,而且需要非常专业的团队,技术挑战和成本限制都会非常夸张,而且目前我们確实没在视频本身上发现ps或特效的硬证据。”
马尔科沉默地点点头,他重新將注意力投向视频內容本身。
相较於人物外貌的不变,视频拍摄的场景和內容倒是更加奇怪一些。
画面背景是一个看起来像是实验室的地方,但里面的设备却异常陈旧。
笨重的,布满旋钮和錶盘的老式仪器,闪著绿色字符的crt显示器,连接著粗大线缆的探头—
这些设备,马尔科只在一些讲述上个世纪的老电影或博物馆里见过。
整个场景,除了视频本身的高清画质带来的清晰感,完全就是一个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早已被淘汰的实验室景象。
这种地方,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还存在,除非是某个刻意保留的歷史遗蹟或者电影拍摄现场。
“模仿拍摄?”
有人精心搭建了一个復古的实验室场景,找了一个外形酷似当年“导师”的演员,或者用了特效化妆,然后录製了这段视频。
但-为什么?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劲拍这样一段视频?混淆视听?製造恐慌?满足某种扭曲的怀旧心理?
这能解释场景的落后感和人物的不变,现代技术加上专业的化妆和场景布置,要做到以假乱真,確实是可以的。
不过“导师”並非大眾名人,能知道他的具体样貌並如此精准地模仿,无论是找演员还是特效,必然是对他,对那段邪教歷史有深入了解的內部人土或长期追踪的情报人员,或者就是当年某个倖存的狂热追隨者。
视频的內容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
画面主体就是“导师”在组织一场实验。
实验內容—马尔科看得眉头紧锁,和他之前与布鲁诺討论的那份记录里描述的,用科学外衣包装邪教內核的风格如出一辙。
充斥著看似科学的术语,能量场,频率共振,生物场观测·
但操作流程却充满了象徵性的手势,奇怪的符號標记和近乎仪式的步骤。
典型的用科学外衣包装邪教內核的行为。
然而,视频接下来的发展就有些“戏剧化”了。
实验似乎进行到了某个关键阶段,仪器读数剧烈波动,发出刺耳的警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