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要求(第1页)
在目前已开展的几十次实验里,涉及的记录对象五八门,既有具体的物品,也有抽象的概念……
石板似乎並不区分这些事物的类別,所有东西皆可被它记录。
“不过,若想让记录的信息达成预期效果,就有著相当高的要求。”
“是什么?”李建业问道。
“用盐来举例,在现代社会,盐是极为常见的物质,即便是普通人,对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也都有所了解,相关知识早已普及。
“因此,想要在全世界范围內隱藏关於盐的信息,基本是天方夜谭,拿技术组来说,仅仅过了三天,就有人重新掌握了盐的知识。
“所以,从实验结果来看,隱藏的內容越是鲜为人知,效果越好。
“而且,你还必须得对你所记录的东西非常了解,最好就是你发现的。”
技术组经过反覆多次的实验,才得出了这一结论。
他们曾尝试记录一个极为简单的概念,结果仅仅持续了几秒钟,就有人瞬间想起,完全没能达到预期的时长与效果。
因此。
记录的信息所能影响的范围和持续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受限於当下世界人们的认知水平。
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限制。
李建业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呃……这样看来,这石板的这项功能似乎没多大实际意义。
“既然本来了解的人就少,除非是彻底不想让人知道,否则实在没必要动用石板来隱藏信息。
“更何况使用石板的要求如此苛刻,而且能隱藏的范围和时间还都不確定。”
“你说得没错。”
“那么,石板是如何判断记录信息的普及程度的呢?它怎么知道这条信息在大眾中的知晓情况?”
李建业忽然意识到,在与对方的交谈中,石板所展现出的奇异特性愈发超乎想像,令人费解。
“这就是石板本身最大的谜题,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
在技术组的成员们看来,石板本身的价值,远比它所记录的信息更为珍贵。
毕竟信息本身一直存在於世间,只是人类尚未发现而已。
但石板呢,又是从何而来。
完全没有丝毫头绪,只能將其归於另一个文明。
“这块石板上记录的其他信息能够解读出来吗?”李建业又拋出一个疑问。
对方再次摇了摇头,解释道:“最初接触石板时,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石板是一座蕴藏著无数知识的宝库,只要破解其中的信息,就能推动科学飞速发展。
“事实上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故事里牛顿被苹果砸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那么在这之前是没人见过苹果落地吗?
“知识其实一直存在於那里,牛顿是发现了定律,而非发明了它。
“而当你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后,石板上面与之相关的记录就会自动解锁,被更多人知晓。
“所以,牛顿血脉之谜得以被发现,並非是我们破解了石板,而是有人提示了这个信息。”
李建业听完若有所思。
表面上看,石板像是一扇紧闭房门的锁,但实际上它並未真正阻碍人们进入屋內。
你可以凿洞,可以挖坑,可以掀了天板,你有很多方法进去,而不是必须要钥匙。
唯一的限制条件就是你是否愿意或者有能力做出这些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