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前往广源机械厂(第1页)
许大茂听后,思索片刻说道:“你们这个思路是对的,结构安装和零件损伤都有可能是噪音源。不过在拆解和检查过程中,一定要格外小心,確保操作规范,避免对设备造成二次损伤。另外,要做好详细记录,从拆解步骤到零件状態,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这些记录对后续分析问题和修復设备至关重要。”
说完,许大茂转头看向张工:“在排查噪音问题的同时,技术人员操作熟练度的培训工作也要同步推进。培训不能只关注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实践操作。可以让老师傅带著年轻技术人员,一边排查设备问题,一边讲解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这样既能加快问题排查进度,又能让技术人员在实践中快速提升操作技能。”
张工点头称是:“许副部长,您说得对,我这就去安排。”
安排完噪音排查和技术人员培训的事情,许大茂再次叮嘱大家要注意安全,隨后又询问起了关於设备升级进度的整体规划。张工拿出一份时间表,向许大茂详细介绍了各个阶段的预期完成时间以及目前的实际进度。
许大茂看著时间表,眉头微微皱起:“快后续调试进度,儘量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我建议制定一个详细的追赶计划,明確每个阶段的具体任务和责任人,確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张工赶忙记录下来:“许副部长,我们会儘快制定追赶计划,保证按照您的要求,在確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设备升级调试进度。”
许大茂看了看时间,觉得在瑞丰重工的工作安排得差不多了,便对张工说:“这里你交给其他老工程师,咱们去一趟广源机械厂看看,加快一下技术升级时间,免得影响生產。”
张工立刻应道:“好的,许副部长。我安排一下,咱们马上出发。”他迅速叫来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简要交代了设备拆解排查、技术人员培训以及制定追赶计划等相关事宜,特別强调要注意安全和保证工作质量。
隨后,张工和许大茂一同前往广源机械厂。
抵达广源机械厂后,两人径直来到会议室。吴厂长和技术团队早已在此等候,气氛略显紧张。许大茂开门见山地说:“时间紧迫,咱们直接说重点。目前技术方案重新评估工作进展如何?收集到多少一线工人关於实际生產需求的反馈了?”
技术负责人赶忙起身匯报:“许副部长,跨部门评估小组已经分成几个小组深入各个车间收集意见,目前已经和大部分一线工人进行了沟通,初步整理出了一些关键需求点。同时,我们对现有技术方案的各项参数和指標也在重新核算,发现了一些与实际生產需求不匹配的地方。”
许大茂点了点头,说道:“很好,收集到反馈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要把这些需求融入到新的技术方案中。在重新评估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成本效益、生產效率以及產品质量等多方面因素,不能顾此失彼。对了,在调整技术方案时,有没有考虑到未来一段时间內生產规模的扩大或者生產工艺的改进?技术方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不能只满足当下需求。”
技术团队成员面面相覷,其中一位年轻的技术人员犹豫了一下说道:“许副部长,我们目前主要聚焦在解决当下技术方案与实际生產的偏差问题,对於未来生產规模和工艺改进方面考虑得还不够全面。”
许大茂严肃地说:“这可不行,我们做技术方案调整不能只看眼前。你们要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和厂里的长期规划,对未来的生產情况做一个预估。比如说,未来两年內,市场对產品的需求可能会增加,生產规模相应扩大,那我们的设备升级就要为这种变化留出空间。还有,隨著行业技术的发展,生產工艺可能会有新的改进方向,技术方案也要有一定的兼容性,便於后续升级。”
吴厂长连忙说:“许副部长,您说得对,是我们考虑不周。我们马上组织团队重新梳理,把未来发展因素纳入技术方案评估中。”
许大茂接著说:“另外,为了加快进度,咱们要建立一个每日匯报机制。每天下班前,向我匯报当天重新评估的进展、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有需要协调的资源或者技术难题,及时提出来,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我和张工也会留在这边,协助你们推进这项工作。”
张工点头示意,表示会全力配合。许大茂又和大家討论了一些技术细节和可能遇到的困难,给出了一些指导性建议。
会议结束,许大茂和张工肚子咕嚕嚕响了起来。
许大茂和张工相视一笑,吴厂长见状赶忙说道:“许副部长,张工,实在不好意思,討论得太投入,都忘了时间。食堂已经准备好了工作餐,咱们先去吃点东西吧。”
许大茂摆了摆手,说道:“没事,大家工作都很认真,这是好事。不过工作再忙,也不能忘了吃饭。走,一起去食堂。”
眾人来到食堂,吃的自然不是窗口餐是小食堂,大家围坐在一起,气氛较之前在会议室里轻鬆了许多。吃饭间,许大茂和技术团队成员聊起了家常,询问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
吃完饭后,许大茂和张工没有休息,又和吴厂长来到了办公室。许大茂说道:“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我们也要注重工作方法。重新评估技术方案,涉及到的环节多、专业知识广,大家要分工明確,各司其职。”
许大茂接著说道:“吴厂长,您这边要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技术方案的重新评估不是技术部门单打独斗,还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您要確保各部门之间信息畅通,避免出现工作衔接不畅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