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章 噪音的规律(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何雨柱的心,像一台精密运转的计算机,迅速將贾张氏这张“牌”纳入了整个四合院的谍战沙盘。他需要数据,大量的数据,来解构这哭声背后的密码。

接下来的几天,何雨柱的生活变得极有规律。白天,他是红星轧钢厂食堂里那个顛勺的厨子,跟手下的马华、胖子插科打諢,偶尔还要应付一下厂领导下来视察的“特殊招待”。晚上,他回到四合院,就变成了一个专注的“行为艺术家”兼“数据分析师”。

他找来一个不起眼的小本子,用只有自己能看懂的符號,开始记录。

“周二,下午四点半,诱因:棒梗抢小当的橡皮筋被秦淮茹训斥。哭嚎时长:约十五分钟。模式:三长两短,高音为主。收音机干扰强度:三颗星。”

“周三,晚八点,诱因:无明显诱因,自称梦到亡夫。哭嚎时长:约十分钟。模式:平缓长调,间歇性抽泣。收音机干扰强度:一颗星。”

“周五,中午十二点,诱因:秦淮茹买的白菜不新鲜。哭嚎时长:二十分钟。模式:高低音交错,伴隨拍打大腿节奏。收音机干扰强度:五颗星,信號最强。”

【记忆宫殿】將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数据自动整合,进行交叉比对和模型分析。一条初步的结论在何雨柱脑海中渐渐清晰:贾张氏的哭嚎,並非每一次都有用。只有当她的哭声达到某个特定的分贝区间,並以一种独特的、复杂的节奏持续输出时,对无线电的掩护效果才最为明显。

这说明,敌特的发报时间,是固定的,或者说,是有预谋的。贾张氏的“即兴表演”,其实都是有剧本的。

为了进一步验证,何雨柱决定主动出击,进行一次小规模的压力测试。

这天黄昏,他从公共水龙头打了一盆洗锅水,晃晃悠悠地往回走。路过贾家门口时,他脚下“一滑”,整盆带著油星子的脏水,“哗啦”一下,全泼在了贾家门前的地上,溅湿了贾张氏刚纳好的鞋底。

“哎哟!”何雨柱夸张地叫了一声,一屁股坐在地上,揉著脚踝,“扭著了扭著了!”

贾张氏刚想发作,一看何雨柱那痛苦的样子,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但当她的目光落在那双湿透了的新鞋底上时,那股无名火“噌”地就冒了起来。她捨不得骂傻柱这个“长期饭票”,但心里憋屈啊!

於是,她也不说话,就坐在门槛上,对著那盆脏水,开始唉声嘆气,继而演变成小声的抽泣,最后,酝酿情绪完毕,准备“开唱”。

何雨柱坐在地上,看似揉著脚,实则已经悄悄打开了藏在袖子里的微型收音机,戴上了单边耳机。

“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贾张氏刚起了个头,调子还没拉上去。

耳机里,传来了一阵微弱的“滋滋”声。

有信號!但比之前弱得多!

何雨柱心中一凛,他的测试成功了!敌特並不在乎贾张氏为什么哭,他们在乎的,只是哭声这个“信號”本身!只要哭声响起,他们就会尝试开机!

而这次哭声的强度不够,所以干扰信號也相应减弱。

就在这时,秦淮茹端著一个空盆子从屋里走了出来,看到门口这情景,先是一愣,隨即快步上前扶起何雨柱,关切地问:“柱子,你没事吧?摔哪儿了?”

她的动作很自然,但何雨柱却捕捉到了一个细节。在扶起他之后,秦淮茹並没有立刻回家,而是端著盆子,不紧不慢地走到了院子门口,朝著胡同外张望了两眼,然后又走到水龙头那边,接了点水,再慢悠悠地走回来。整个过程,她的视线都在院子外围打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