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通过论证(第1页)
一路上,耿涛心情有些急切,不停地在心里琢磨,不知道专家对他绘製的图纸审核得怎么样了。是觉得可行,还是发现了什么问题?他脑海中各种想法不断闪过。
很快,两人来到军管会。年轻战士带著耿涛径直走向华荣庆的办公室。还没进门,就听到里面传来激烈的討论声。
“这设计虽然新颖,但太过超前,以我们目前的工业基础,根本无法大规模生產。”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说道。
“话不能这么说,虽然有难度,但这对提升我们军队的战斗力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值得一试。”另一个声音反驳道。
耿涛敲了敲门,听到华荣庆说“进来”后,他推门而入。屋內坐著几位穿著军装的老者,还有一些拿著笔记本的工作人员,眾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耿涛。
华荣庆看到耿涛,站起身来介绍道:“各位,这位就是设计这些图纸的耿涛同志。”几位老者上下打量著耿涛,眼神中既有审视,也有好奇。
其中一位白髮苍苍的老者率先开口:“年轻人,你这图纸上的武器设计,想法確实大胆,不过就像我刚才说的,我们当前的工业条件有限,要实现量產困难重重。”
耿涛心中早有准备,他走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首长,我明白目前面临的困难。但这些武器设计是基於未来战爭的需求,虽然现在量產有难度,不过我们可以逐步改进生產工艺,先小范围试製。而且,我相信隨著我们国家工业的发展,未来大规模生產这些武器並非不可能。”
另一位戴眼镜的老者点了点头,说道:“年轻人,勇气可嘉。只是你得详细说说,这些武器相比我们现有的装备,优势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
耿涛一听,精神一振,开始详细地阐述起来:“就拿八一式自动步枪来说,它相比我们现在的武器,精度更高、射程更远,而且结构简单,易於维护,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更强。八一式班用轻机枪,能提供更持续的火力支援,与自动步枪部分零件通用,便於后勤补给。八一式狙击步枪和七九式半自动狙击步枪,在远距离精准打击方面优势明显,能有效压制敌方火力点。而63式火箭炮,机动性强,威力大,適合在复杂地形作战,对於我们开展游击战术有很大帮助。”
眾人听著耿涛的介绍,不时点头,有的还在笔记本上记录著。华荣庆看著这一幕,心中也有了底,对耿涛说道:“耿涛同志,专家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討论,不过你先回去等消息,有了结果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耿涛应了一声,告辞离开。离开军管会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街道上的路灯昏黄地亮著。
耿涛骑著自行车,心情有些复杂,既希望专家们能认可这些设计,又担心因为现实困难而被搁置。但无论如何,他都决定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推动这些武器设计成为现实。
回到客栈,刘桂香和小梅看到耿涛回来,和他打了招呼。耿涛简单回应后,回到自己房间,虽然疲惫,但却没有丝毫睡意,他坐在床边,望著窗外的夜色,思绪仍停留在军管会的那场討论中。
过了一会儿,耿涛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他觉得不能只是被动等待,应该主动做点什么来推动武器设计得到认可。於是,他拿出纸笔,开始详细撰写一份关於这些武器设计在未来战爭中所能发挥作用的报告,以及针对当前工业基础下如何逐步实现量產的初步规划。
他先从战爭局势分析入手,阐述了当前国际形势下,我国军队在武器装备上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接著,详细说明了每种武器在不同作战场景中的优势,以及对提升整体战斗力的关键作用。
在谈及量產规划时,他提出可以先从与现有生產工艺兼容性较高的部分入手,逐步引进和改进新技术,分阶段实现大规模生產。
写著写著,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深夜,耿涛却浑然不觉。他全神贯注,力求將每一个观点都阐述得清晰明了,每一个规划都切实可行。
终於,报告写完了,他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確保没有疏漏。看著写满字的纸张,耿涛心中升起一丝期待,希望这份报告能为专家们的討论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让这些先进的武器设计早日进入实际研发阶段。
耿涛將报告小心翼翼地收好,才躺到床上。这一次,他的心中多了一份篤定,儘管很快就进入了梦乡,但嘴角还带著一丝浅浅的笑意。
第二天清晨,耿涛早早地就醒了,“统子哥签到”“滴,签到成功,签到奖励强身健体丹一枚,奖励物品已放入静止空间,请宿主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