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督公啊你可不能死啊(第2页)
只是目前房可壮的嫌疑最大,黄尊素必须要来摸摸底。
“现在网还没张开,魏阉就被惊动了,后面的棋恐怕不好下了。”
“真长,魏阉来两淮,就是敲诈银子来的。不管谁刺得他,只要他没死,还得把这件差事做下去。
只要他摆明了要银子,我们就能把黑锅扣在他头上。”
黄尊素看了房可壮一眼。
这傢伙有些急智。
不过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房御史,你可有听说,淮东盐场最近流言四起?”
“听幕僚们说起过,儘是些蛊惑人心的谣言。本官明日准备去扬州府和兵备道,请他们派捕快和兵丁严查不殆!”
黄尊素目光深邃,缓缓地说:“此事有蹊蹺。
这些流言不早不晚,在魏忠贤奉旨出京没多久就在淮东四下流传。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
这些年,淮东各盐场积累的民怨可谓深如海。一旦大风起,说不定就会掀起巨涛骇浪!”
房可壮眼睛转了转,“真长兄,你是说兴起民变?那岂不是正中我们下怀吗?”
黄尊素心里冷笑几声。
你脑子钻在钱眼里,拔不出来了?
这能一样吗?
唉!
东林党自从涇阳、涇凡先生(顾宪成、顾允成)、启新先生(钱一本)、修吾先生(李三才)、中甫先生(于玉立)等诸贤仙逝后,人才凋零。
余下的要么无法掌控大局,要么一味弄权,要么刚愎自用,要么如房可壮这般。。。
黄尊素耐著性子说:“民变如水火,而水火无情,难以掌控。它可能伤到魏阉,也可能烧向房御史。”
房可壮心头噗通乱跳,“烧向我?呵呵!”
他乾笑几声。
“我在巡盐御史任上,恪尽职责,廉洁奉公,诸多政绩是有目共睹的!
淮安扬州两府六家盐场盐户百姓们联名上书,要为本官修生祠,谢本官去积弊、除苛政、免杂捐!”
黄尊素心里冷笑不已,这种把戏你就不要在我面前玩了。
修生祠?
现在大明被修建生祠的在世官员,真正为国为民的有几位?大多数都是鱼龙混杂,沽名钓誉,而且还形成了一条“產业链”。
乡绅们號召百姓们募捐为离任地方官员修生祠,既能討好这位青云直上、前途无量的老大人,为他大振声望,还能敛一笔钱。
乡绅们先装模作样地带头捐钱,然后各乡各村“纷纷响应”,乡民们被胁迫“自愿”捐钱。
拿著这笔钱,找个旧祠堂寺庙翻新一下,做个泥塑的神像,请名士大儒题块匾,写篇铭文,不了几个钱就能热闹开张。
然后名士大儒们拿润笔费,乡绅们捐的钱如数奉还,乡民百姓人数多,捐的钱是大头,结余的钱乡绅们含泪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