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杀死汉武帝12(第2页)
织室这边并不需要每日坐衙,其他业务萧规曹随,并不为难。
工作上了正轨之后,李茉才有时间处理生活琐事。
甜娘找牙人满城看房子,筛选出五套比较好的,等李茉做决定。
第一套离未央宫只隔了三条街,左右都是王公勋贵,这是一套某家侯爵分给小儿子的产业。
牙人介绍道:“住在这里,早晚能听到未央宫的钟声。”
李茉里外看了一下,有些狭窄。更何况左右都是王公贵胄,自己第一个四百石的小官住在这里,动辄得咎,十分不便。
第二套就是中层官员居住区,地方要大一些,房舍完好,赠送仆从,园中还有花木,只是价钱贵,一口价,一百五十金。
李茉承受不了这个价格,只能去看下一套。
“既然到了这边,女君不若顺道看一看最大那套院子,免得走冤枉路。”牙人介绍起来,“院子阔大,林木众多,不知女君喜不喜欢这类的。”
甜娘翻白眼,在后面小声补充:“女君,这院子只有大一个好处,靠近渭河,几乎要出城了。房屋年老失修,并不是个好地方。”
“来都来了,看看吧。”李茉被带去看了不被看好的“大”院子。
真的大。
进去之后,李茉乘坐牛车慢慢看,这是一组大型宅院,前后三进院,两侧建有别院。越过斑驳半塌的夯土院墙,院内地面平整,正院地面铺了青石,门窗老旧,没有家具,空荡荡的屋子显得更大了。后面两进院子整整齐齐,跨院有井,还有望楼。整体布局轴线对称,只西北角凸出一块,上一任主家圈成跑马场,周围全是林木。
“这也太旧了。”李茉看着一摸掉渣的夯土墙,皱着眉头抱怨。
嫌弃才是买货人!
牙人立刻大声辩解起来:“可它大啊,女君瞧瞧,这是九宅的大院子。有跑马场、望楼,女君子孙繁衍生息,五代人也住得下。左右两口井,都是甜水井,吃水不用去河里挑,背后就是皇家禁林,安全无虞。”
“九宅的院子,我能买?”李茉看着房屋示意图,不禁反问。开国之初,吕后颁布《名田宅》,限制公侯宅邸大小。宅之大,方卅步。公卒、士伍、庶民一宅,爵位越高,宅邸面积越大,彻侯受百五宅。一宅大约三亩半,九宅的院子,三十多亩。
宅邸不仅是生活起居之所,还是礼仪、权位的象征。这么大的地方,就必须有相应这么多的人来填充,不然日常生活都支撑不起。
牙人傲然一笑:“为何不能?”
法令是约束普通人的,何曾约束官家。像如今的外戚窦家,家宅绵延三条街,早就超过限制,可谁又会去告发他们呢?
“若是我的官职,不能购买这么大的宅院,我宁可不要。”李茉摇头,她没有靠山。
牙人连忙拦住要走的李茉一行,咬牙道:“把后院和跑马场单独隔出来,就不违制了。如今有爵官宦之家,人人逾制,无人管的!”
“这家作价多少?”
“女君您亲眼见到的,房舍完好,地方又大,屋主只要一百金,实在是便宜的不能再便宜,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牙人立刻说起屋子的好来。
“院墙都斑驳了,门窗老旧,若是住进来,几乎要推倒重修,依我看,只值八十金。”
牙人叫起冤枉来,“当初建这夯土墙,用的顶好的材料,瞧瞧望楼这木材,多结实!如今看着荒僻,不过是无人居住,少了人气。女君住进来,人丁兴旺,再住五十年都不会垮的。”
“是啊,还要先找人把望楼拆了,运走这些木头。你看那腐朽的,是能用的吗?”李茉直摇头,一副看不上的样子。
李茉推说考虑,去看了牙人推荐的另两家,各有不如意的,对比下来,还是这个大院子性价比最高。
和牙人磨了许久,又把房主约出来面谈,最后以九十金的价格成交。
其中六十金是真金,剩下的用五匹正红绸、十匹帛、二十匹素纱绢、三十张灰鼠皮抵扣。被太子妃命名为牡丹红的正红绸市价高昂,灰鼠皮是丁织丞赠送的礼物。
如此,李茉终于在西汉长安,拥有了自己的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