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蔡根花在林建国签下“保证书”的第二天一早就灰溜溜地卷铺盖走了。

林建国像是被霜打蔫了的茄子,在家的时候就闷头抽烟。每到月底,他就把工资袋原封不动地交到了王桂芬手上,一句话不说。

王桂芬当着他的面,点都没点,就随手塞进了抽屉里。

大儿子林明和儿媳李梅,在风波平息后就借口单位忙,匆匆回去了。临走前,李梅还特意拉着王桂芬,说了半天“家和万事兴”的场面话,字里行间都在暗示她这个做婆婆的要大度,别再揪着小辫子不放,影响了儿子的大好前程。

王桂芬听着,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冷笑。

大度?她的“大度”,在上辈子就已经喂了狗了。

唯一让这个冰冷的家还有点人情味儿的,是二儿媳马凤英。

林涛还是那副蔫头耷脑、怕爹怕得要死的怂样,但马凤英却像是得了“圣旨”一样,在家里横着走。她做饭的时候,故意把锅铲敲得山响,对着厨房门口喊:“哎哟,这猪肉可真肥,一刀下去直冒油!可惜啊,有的人没福气吃,光知道拿钱喂耗子!”

林建国在屋里听得脸都绿了,却一个屁都不敢放。

王桂芬听着,心里竟觉得有几分解气。

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地过着。

这天下午,王桂芬坐在窗前纳鞋底,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暖洋洋的。她手里拿着的,是给二儿子林涛做的一双新棉鞋。林涛身子弱,一到冬天脚就冰凉,往年她也做,但总觉得那是当妈的本分,心里并没有太多波澜。

可今天,一针一线地缝着,她的心里却翻江倒海,很不是滋味。

她想起了“离婚”那天,马凤英把她护在身后的样子。

又想起了自己重生前,躺在病床上,大儿子夫妇对她手术费百般推诿,而马凤英虽然嘴上刻薄,却偷偷抹着眼泪说:“妈也可怜,一辈子没享过福。。。。。。”

重生回来,很多事情看得就格外分明。

以前,她王桂芬也是个眼高于顶的人。她总觉得,自己是资本家的小姐,读过书,当过老师,眼界和见识自然跟别人不一样。所以,她打心眼儿里是瞧不上马凤英的。

她嫌她出身农村,没文化,说话像吵架,嗓门大得能掀翻屋顶。

她嫌她算计,爱占小便宜,每次回娘家都得从家里顺点东西回来。

她觉得马凤英嫁给林涛,是她家祖坟冒了青烟。所以,马凤英在这个家里当牛做马,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伺候一大家子,她都认为是“媳妇”应尽的本分,是理所应当的。

甚至当年他们结婚,因为林建国说钱要留着给林明在部队打点关系,她连一分钱彩礼都没给马凤英家,只摆了两桌酒席就算完事。为此,马凤英的娘家妈堵在门口骂了半天,她还觉得是对方撒泼,不知好歹。

可如今想来,自己何其刻薄,又何其糊涂!

是啊,李梅是有文化,有体面工作,可那又怎么样?她的心是冷的!关键时刻,她只会考虑自己的利益,哪里管你这个婆婆的死活?

而马凤英呢?

她嘴巴是碎,是毒,可她的心是热的!是向着这个家,向着她这个婆婆的!

王桂芬正出神,马凤英从外面买菜回来了。她一进屋,看到王桂芬在做鞋,立刻凑了过来。

“妈,您歇会儿呗,眼睛不累啊?又给林涛做鞋呢?”她一边说,一边很自然地拿起桌上的暖水瓶,给王桂芬的茶杯续上了热水。

这个动作,她已经做了很多年。王桂芬以前从未在意过,可今天,这杯热茶递到手里,却觉得格外暖心。

“嗯,”王桂芬点了点头,摩挲着手里的鞋底,有些不自然地开口,“涛子畏寒,天冷了,给他换双新鞋穿着暖和。”

“您就是心疼他!”马凤英撇了撇嘴,但眼底却有笑意,“您都不知道,他现在可得意了,天天跟厂里的人吹牛,说他妈做的棉鞋,比百货大楼买的都好,踩在雪地里都不带渗水的!”

王桂芬听着,嘴角也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妈,”马凤英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道,“那事。。。。。。就那么过去了?”

王桂芬知道她问的是什么。她放下手里的针线,抬起头,认真地看着这个儿媳。

“凤英,那天。。。。。。谢谢你。”

这句“谢谢”,王桂芬说得有些艰难,但却是发自肺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