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第13页)
他今日拜访的来意,想和凌二叔商量,以抓捕俞奉的名义,把回京的日期拖延十日。
“侄儿想在巴蜀和晗玉过完中秋。”
凌二叔大为赞同。
“好啊!难得的中秋佳节,正适合你们小夫妻团团圆圆的过个节。”
“老夫被侄儿媳妇哄骗了,那封奏表就不该呈上朝廷。毕竟是天子赐婚,能不合离,还是不合离为好。合离对你的仕途有影响啊。”
“既然人寻到了,哄一哄,过完中秋把人带回京去,继续和和美美地过日子,岂不更好?”
凌凤池捧着茶盏不言语。
他打算在巴蜀过中秋,把两人决定的日期往后拖一拖。借着佳节气氛,能消弭分歧最好。
能不能顺利,他亦没有把握。
凌二叔这两天翻来覆去地想不明白,趁大侄儿单独拜访,索性问起:
“凤池,你和侄儿媳妇新婚没多久罢。我看她对你也不像恨得咬牙切齿的模样,你们相处有说有笑的……她为何坚持要合离啊。”
为何坚持要合离?
凌凤池的脑海里闪过前日阳光下冲他扬起的盈盈浅笑。
“凌相算计娶我,我其实提前得了消息。当时想了想,觉得也可以。”
“我身上的老毛病了。只要不伤筋动骨的折腾,日子过得下去,都可以,都不讲究。”
“我默许成婚,凌相以为强夺了我,弄出后面好大的误会。日子过得太随意了就会这样。当时不觉得,回想起来,处处都是遗憾。”
“她说,”凌凤池缓缓地复述章晗玉当日的最后一句话:
“见识了天地之大,突然想换个活法,没那么随意,过得讲究些。因此想合离。”
凌二叔瞠目结舌。这是什么歪理?难以理喻。
但之前以长辈身份插手婚事,反被侄儿媳妇算计地递交合离奏本……大侄儿夫妇之间的事他不敢再掺和了。
“你们年轻人的事,老夫搞不明白。趁中秋过节这几日,你再好好问一问侄儿媳妇罢。”
凌凤池岔开话头,和凌二叔简短商议几句,起身告辞:
“俞奉已验明正身,不必等中秋,可立即押解回京待审。姚相那边,我会写信回复。”
*
章晗玉在洒满阳光的秋日庭院里悠闲烹茶看书。
凌凤池坐在对面,翻过最后一卷案件卷宗,把众多大理寺快马送来的陈年卷宗收去牛皮袋里。
“阮氏姐弟的案子,我心中大致有眉目了。”
凌凤池道:“中秋节后返京,我会督促大理寺官员重查旧案。你无需过多忧虑。”
无需过多忧虑,即暗示会从轻处置。
章晗玉当即道谢,起身给他手边递去一杯热茶。
话锋一转。
“惜罗和惊春的案子要劳烦你多督促,中秋节后随你回京也可以。但不好听的话还是要说在前头,合离的事,我不会松口的。凌相如果想借着案子压我一头,催逼我打消合离的主意,只怕不行。”
凌凤池抿了口温茶:“不会。想多了。”
既然提起中秋节后回京,顺带也就提起中秋节在巴蜀如何过。
章晗玉不紧不慢地道:“我们还未合离,我依旧是凌家妇,按理来说,我当随你去郡守府和二叔父、二叔母相聚过节。但实话实说,见面尴尬,我不想去。”
“当然了,”她话锋又一转,不怎么在意地道:“凌相一定要我去,我也能去。”
“不必勉强自己。”凌凤池道:“不想去就不去。给二叔父、二叔母送一份中秋节礼,心意尽到了,我们自己在山院过中秋也可。”
“凌相最近着实体贴啊。”章晗玉翻过书卷,悠悠地感慨一句,
“晗玉心中感动。给二叔父、二叔母的节礼,我自己动手做一份,聊表孝敬之意。也算是对之前瞒骗的赔礼。”
说到这里话锋又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