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第1页)
第51章
孙大郎和几个一般年纪的青年聚在一起,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拿了一个厚厚的玉米面饼子,是他们临行前家里人用铁锅给他们烙好的,这种玉米饼子好存放又管饱,外出携带最是方便。
除了饼子,每个人的脚边还都放着一个小罐子,里面装着自家腌制的酱菜。
出来了这么长时间,玉米面饼子这会儿虽然凉了一些,但还算软和。表面烤得焦黄得玉米饼从中间撕开再里面塞上酱菜,玉米面的香气和酱菜的鲜咸混杂在一起,也不失为一种美味。
他们一边大口咀嚼着,一边看笑话似地望着赵明笙那边。
只见赵明笙起身去了林子里面,经验老道地曹叔则留在原地,不一会儿便用石块砌了一个炉子出来。
这群年轻人看了一会儿,终于有个人忍不住小声嘲笑道:“曹叔果然是老了,出门还得背口锅。他也不嫌累得慌!”
“哈哈,就是。再说了,光有锅有什么用,这荒山野岭的没米没面,没盐没油,连像样的菜也没有,她能做出来什么好吃的?”
“哈哈说不定是煮一锅野菜汤呢!”其中一人猜测道,毕竟这山里最多的可就是野菜了。
最开始搭话的人,夹了一筷子酱菜置之饼子上,张嘴又咬去一大口,一边大口嚼着一边含糊不清道:“还是这饼子配酱菜,又管饱又好吃!”
孙大郎漫不经心地吃着手中的饼子,余光却一直注意着曹叔那边的举动,只觉得他们的行为十分可笑。
他们这边半个饼子都下肚了,曹叔那边才把火生起来,这还是在他经验老道的前提下,要是换个人生火的速度还不一定有他这么麻利。
火生好了,赵明笙也提着一箩筐的食材回来了。
这山里的菜统称都叫野菜,但是这野菜也是分品种的,在她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光是野菜的种类就有百余种,赵明笙这一箩筐里面也有七八种。
除了几根山笋和野山淮,一把子蘑菇和翠绿的说不上叫什么野菜以外,还有一小把的野沙葱,将箩筐堆得冒尖。
有那眼尖的年轻人瞅了一眼了赵明笙箩筐中的东西,看到果然不出他们所料只有一些寻常的野菜,不由轻蔑一笑,“看吧,果然是野菜,我就不信她把野菜还能做得比八仙楼的素八鲜还要好吃。”
“行了,别管他们了,我们吃我们的,吃完再好好休息上一会儿,下午还有不短的路要走。”孙大郎冷笑一声,出言安排道。
在他看来,为了一顿野菜汤忙活这么久,真是不值当!
出门的时候,孟氏交给赵明笙用来防身的小刀此刻排上了用处,她将野山笋剥皮洗净,再用小刀切成细条备用,野沙葱也是如此切段备用。
做饭没有油没有咸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但是这也难不倒赵明笙。
她也带了一罐子酱菜,*和那些人纯是酱油或是盐巴腌制的酱菜不同,她是用红油腌制的,并且很舍得用油用料。
瓦罐一打开,里面的香味便先一步窜了出来。
“他娘的,什么这么香?”最开始说玉米饼子好吃的那人闻到了香味,忍不住吞咽了下唾液。
他一说完,其他人也闻到了,顺着香味找去,最后发现居然是那赵小娘子从家里带来的酱菜!
他们看的眼睛都直了,但是又不好意思去讨要,只好一个个干看着咽口水。
“行了,别管他们了,我们吃我们的,吃完再好好休息上一会儿,下午还有不短的路要走。”孙大郎看不下去他们一个个没出息的样,冷笑一声,出言安排道。
不过就是酱菜腌得香了一些罢了,在他看来,为了一顿午饭忙活这么久,真是不值当!
这边赵明笙将瓦罐中的红油倾倒了一些出来,红油接触到热滚滚的锅底,发出“呲——”的一声。稍等片刻后,她立刻将切好的葱段下锅,翻炒了几下,葱段立马在热油的煎炸下散发出浓烈的葱香味。
曹叔不知道什么被香味吸引了过来,就蹲在锅上守着。光是闻着香味他都已经忍不住口水分泌了。他以为这就够香了,每想到赵明笙又拿出来了一个瓦罐。
这回瓦罐里装的是红艳艳的剁椒酱。
赵明笙舀剁椒的时候迟疑了一下,抬头询问道:“曹爷爷,你能吃辣吗?”
“能!”怎么不能,他可是无辣不欢,这剁椒色泽艳丽一看就很好吃,他肚子里的馋虫都被勾出来了。
赵明笙这才放心的舀了两勺剁椒加入锅中,然后趁热将笋丝也倒入了锅中,稍微翻炒两下红油剁椒就均匀的包裹住每一根笋丝。
一道红油笋丝很快出了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又香又辣得味道,引得其他人都频频侧目。
“他娘的!怎么越来越香了!”坐在孙大郎身边的年轻人忍不下去了,唰地一下站了起来开口抱怨道,手中的玉米饼它突然就不香了。
他刚想再凑进一些去闻一闻,最后在孙大郎的眼神下又不甘的坐了回去,“不如我们下回也背个锅吧?”
有人幽幽地回顶了他一句,“那也要背的动才行啊。”
就算背得动,你能和别人赵小娘子做得一样香吗?
不过他这句话只是在心里想了想,说出来就太伤人了,大家都是一个村的。
做好了红油笋丝,赵明笙又将从溪边打回来的水注入锅中,水沸腾后,将洗干净野菜下锅焯了一遍,出锅后的野菜表面色泽更加鲜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