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一边大声喊着,一边从闲聊的二人中间穿过去,“麻烦让让,谢了啊。”

就这样,两人一起穿出了人群。

他们走出赵屠户家时,案板上的猪肉已经快要卖完了,还有人陆陆续续赶来,走到门口听说卖光了,又只得叹了口气掉头回去。

江槐把猪肉放到骡车上,坐上去笑着道:“还好我们来得早。”

说着,拍了下前面慢悠悠嚼着草根的骡子,“二倔,走了,我们回去了。”

听江槐叫它二倔,陆芦不禁觉得有些新奇:“二倔?”

别的马啊驴啊都叫什么黑蛋石头大灰花背,头一次听见一头骡子叫这样的名字。

“对。”江槐道:“别看它是头骡子,脾气有时比驴子还倔,倔起来的时候,两个人都拉不住,也就只有大哥制得住它。”

陆芦顿时恍然:“难怪叫它二倔。”

江槐赶着拿肉回去做晌午饭,骡子车停在山脚下,将陆芦送到院子门口便走了。

陆芦两手提着肉进了屋,把猪大肠放进木盆里泡去血水,准备等会儿再用草木灰清洗干净。

在此之前,他要先剁肉馅和揉面团。

周氏给的韭菜已经被沈应种好了,长满野草的荒地还没来得及翻,沈应只挖了一小块地种下去。

梁家送来的豆腐陆芦留了一块,打算晚上做个香椿拌豆腐,另一块则切成豆腐丁,等着一会儿包包子用。

梅花肉三分肥七分瘦,肉质细腻,剁来做成馅料最好,前腿肉口感紧实,比起梅花肉稍次一些,但也还算不错。

陆芦把野芥菜和豆腐切好,分别和肉馅炒在一起,做成了芥菜肉馅和豆腐肉馅两种馅料,另外又用韭菜炒了鸡蛋,做了个韭菜鸡蛋馅。

馅料和面团都备好后,便可以开始包包子了。

蒸笼是今天早上提前洗好的,一共三层蒸屉,正好可以放下三种馅料的包子。

陆芦在蒸屉底下铺好干净的屉布,再将包好的包子一个个捏紧褶子放在上面,屉布用凉水浸过,为免蒸熟后和包子粘连在一起。

想着包子蒸好后给江家送些过去,陆芦每种馅料包了十来个,江家人多,总不能只够塞牙缝,而且沈应待会儿插完秧回来也要吃,像他这种下地干活的汉子,一口气至少要吃四五个。

趁着蒸包子的间隙,陆芦倒掉泡出来的血水,用烧过的草木灰水清洗着木盆里的猪大肠。

来来回回清洗了数遍,洗到手腕子都发酸了,锅里的包子也差不多蒸好了。

打开笼盖,白茫茫的热气和包子的香气扑面而来,蒸好的包子外皮白嫩,蓬松暄软,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小团子,十分可爱。

陆芦伸手拿了个芥菜肉馅的,在两只手来回倒腾了好几次,又吹了几口凉气,才凑到嘴边轻轻咬了一口。

入口鲜香绵软,炒过的馅料在蒸熟后浸出油润的汤汁,与柔软绵密的面皮两相融合,芥菜的清香和猪肉的肉香霎时溢满在齿间。

陆芦只尝了一个,便没再吃了,三种馅料的包子分别用筷子夹了好几个,装得满满的,压在粗瓷大碗里。

外头已是烈日当空,忙了整整一上午,沈应还没回来,这会儿定然饿了。

这么想着,陆芦端着包子赶忙迈出了院门。

水田里,沈应正弯腰插着秧苗,田里灌满了水,足足没过小腿。

仅是一个上午,他便已经插了大半秧苗,水田里一片盎然绿意。

这些秧苗都是江家给他的,江家田地多,每年光是插秧都要花上数日,他打算等自家的活儿忙完,便去江家田里帮帮忙。

隔着一个翻晒谷物的晒坝,沈家的水田里,沈文禄和冯香莲此刻正顶着烈日插着秧,沈穗慢在两人后面。

换在从前,冯香莲是从来不会下地干活的,就连沈文禄也很少插手家里的农事,沈家全靠沈应一人撑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