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第2页)
在满殿珠光宝气的命妇贵女间,这位侧妃素净得近乎格格不入,一袭青色锦服外罩月白云纹纱衣,发间簪着几朵绒花和一支兰花纹步摇,耳垂上的耳珰随着她的动作泛着温润的光。
她紧挨着宋永昭的席案而坐,小心翼翼地攥着他的袖角,对周遭的一切都格外谨慎。
宋永昭也始终没有松开握着她的手,时不时在她的耳边说着什么,李长熙苍白的脸颊浮起薄红。
宋楚惜转开视线,将杯中的热酒一饮而尽,当辛辣的味到滑入喉咙时,她忽然想起原本要指婚给宋永昭的那位吏部尚书嫡女吕明雁,今日也要与二哥一同出席。
说来也是缘分。
原本订给大皇子的这桩婚事兜兜转转,竟成就了另一段佳话。
当日宋永昭拒婚后,吏部尚书顿时坐不住了,他接连上书,弹劾大皇子“德行有亏”,也借此议论立储之事,暗示大皇子“德不配位”。
可大皇子却铁了心,下跪在金銮殿前,请父皇收回旨意。
在闺阁之中的吕明雁听闻此事,十分果敢地向自己父亲表示自己并不爱慕大皇子,让父亲不必为了她的婚事赌气,万一触怒龙颜可不好了。
就在这僵持之际,宋永煦突然提出求娶吕明雁,吏部尚书欣然同意,当即上书请宋乾帝赐婚。
宋乾帝恨铁不成钢,最终同意了这两门婚事。
婚后,宋永昭与宋永煦时常写书信寄到宫中,除了封地近期的情况外,还提及夫妻间相互扶持的日常琐事。
宋永昭的书信总是温润细腻,满纸柔情,他写道:“长熙知书达理,善解人意,儿臣每每归府,她必亲手煮茶相迎。闲暇时,她与儿臣论诗赏画,日子无忧。”
可宋乾帝总觉得宋永昭还是太小家子气,身为皇子,沉溺于当下的美梦,丝毫不在意自己的未来。
相比之下,宋永煦的书信则简洁有力,他来信中都是封地的近况与自己的所见所闻,只有在信末时,吕明雁偶尔添上几笔,字迹娟秀:“殿下待妾身宽厚,妾身定当尽心辅佐。”
他原本忧心宋永煦性格急躁,不想他前往壶关后能逐渐收敛脾性,治理有方,又得此良缘。
太后也宽慰他:“皇帝如今可放心了,孩子们自有他们的福分。”
没过多时,宋楚惜正听见内侍尖声通传:“二皇子、二皇子妃到——”
宋永煦携吕明雁踏入殿门时,殿中谈笑微滞,几位宗室女眷不由得投来艳羡的目光。
宋楚惜的视线落在吕明雁身上,只见她双手护着尚未显怀的腹部,满脸温柔,眼角眉梢初有几分为人母的慈色。
她瞥见宋永煦经过大皇子席位时,兄弟二人明明近在咫尺,却连眼神都未曾交汇,只是面无表情地相互颔首,随后各自落座。
“三姐姐,我听闻你打算开春去渡门关?”宋永珵的声音突然在身侧响起,只见他手中拿着糕点,走到宋楚惜的身边。
宋楚惜微微颔首,正要说话,视线落在他手中刻着“流酥记”印记的糕点上时,忽然想起那位糕点爷爷。
“这是流酥记的新品,我听小太监说是为了庆祝抓捕了偷窃者,所以特地推出了印有‘流酥记’三个字样式的饼。我吃着倒是不错,三姐要不要试试?”
宋永珵兴致勃勃地说着,就要把手中的糕点递到宋楚惜的面前。
宋楚惜眉头微蹙,捕捉到宋永珵口中的细节,问道:“什么偷窃者?”
“就是离流酥记铺子不远处的商贩摊位上,有一位卖糕饼的大爷,据说是因为偷了流酥记的制作配方,所以生意一直不错。
那流酥记的老板见这位大爷年迈,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没想到这位大爷为了贪图利益,竟不惜加了一些违禁的药物,害死了人,被官府带走了。
那流酥记的老顾客们都在纷纷叫好,说是苍天有眼,看日后还有谁敢这么做。”
宋永珵振振有词地说着,像是没有注意到宋楚惜神色的异常。
“你怎么会知道这么多?”宋楚惜问道。
这些消息,阁主也不曾打探出来。
“宫里的小太监说的。说来也怪,衙门明明下了封口令,那小太监大抵是无意间听见了跟我提及此事。
三姐姐,我与四哥也马上要前往各自封地了,你日后可要多保重啊。”
“封地已经定好了吗?那待我日后有机会,来看望你们。”
宋楚惜话音刚落,门口太监的声音响起:“陛下驾到——皇后娘娘驾到——”
众人纷纷下跪请安,只听得宋乾帝摆手,说道:“开宴吧!”
紧接着,乐声骤起,舞姬们翩然入场,水袖翻飞间,众人又恢复了刚才的说笑。
“陛下,四皇子与五皇子即将就藩,臣妾想着婉嫔侍奉陛下多年,尽心尽力,陛下是否也给婉嫔一个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