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申飞(第1页)
“20亿?!”
“这也太离谱了吧!”
“就算是把企业里面的设备卖一卖,换废铁也不止卖出20亿!”
还没等石小娥的话音落下,参会的三方就坐不住了,纷纷跳了起来,表示自己绝对无法接受这个。。。
夜风穿过小酒馆的玻璃窗缝隙,发出细微的呜咽声。叶开坐在角落靠墙的位置,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节奏缓慢而沉稳。他面前摆着一杯未动的威士忌,琥珀色的液体在昏黄灯光下泛着微光。两名保镖站在门口,神情警惕;助理则低头看着手机,时不时抬头扫视四周。
不多时,门铃轻响,黄友恭推门而入,身后跟着一个身穿深灰色风衣的男人??正是聂工。
“老板。”黄友恭快步上前,语气恭敬,“这位就是我之前提到的……聂士元先生。”
叶开缓缓抬眼,目光落在聂工脸上。那是一张并不算特别出众的脸,但眼神极亮,像深夜实验室里唯一亮着的显示屏,透出一种近乎偏执的专注。他伸出手:“久仰大名,绿能芯动力的技术领军人物,没想到会亲自来见我。”
聂工握住他的手,掌心干燥有力。“叶总才是传奇人物,年纪轻轻就打造出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矩阵,只可惜……”他顿了顿,声音低了几分,“外界只知道尚德集团资金链断裂,却不知道你们其实在固态电池上已经走到了临界点。”
叶开眉头微不可察地一动。
他知道,眼前这个人,不是来谈合作的??是来验货的。
“坐吧。”叶开示意服务员再加一杯酒,然后对保镖使了个眼色,两人默契地退到门外走廊。助理也识趣地起身,去了洗手间方向。
酒馆内只剩三人。
“你看过那份资料了?”叶开开门见山。
“看完了。”聂工没有绕弯子,“而且我确认了一件事??你们的研发路线,和我们绿能芯动力几乎同步,甚至在某些材料配比上更激进。尤其是硫化物电解质体系下的界面阻抗控制方案,你们已经有三套可行路径正在测试。”
黄友恭听得心头一震。这些细节,连他自己都只是模糊知晓,聂工竟能如数家珍?
“你怎么可能看得懂?”他忍不住脱口而出。
聂工看了他一眼,嘴角微扬:“因为那是我自己五年前写进内部白皮书里的构想,后来被列为绝密,全公司不超过七个人知道。而你们的技术文档中,出现了其中两条未公开的核心推导公式。”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叶开沉默片刻,忽然笑了:“所以你是怀疑,我们的技术是从你们那儿‘偷’来的?”
“不。”聂工摇头,“恰恰相反。我在想??是不是有什么人,在未来把这项技术带回了现在?”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深潭,激起层层涟漪。
黄友恭猛地瞪大眼睛,脑海中闪过尹姣亨那天说的话:“尚德的技术,像是从十年后搬回来的。”当时他还以为是夸张修辞,可此刻,面对两个顶尖技术团队惊人重合的研发轨迹,他开始怀疑??难道真有人穿越了时间?
“你知道吗?”叶开忽然开口,声音低沉,“我第一次见到尹姣亨的时候,他就说了一句让我至今难忘的话:‘这个世界的技术发展太快了,快得不像自然演进的结果。’”
他停顿了一下,盯着聂工的眼睛:“而你刚才说的每一句话,都在印证他的判断。”
聂工神色不变,但从袖口掏出一张折叠整齐的A4纸,轻轻放在桌上。
“这是我昨晚整理的对比表。”他说,“左边是我们绿能芯动力近三年申请的专利摘要,右边是你们尚德集团过去两年提交的技术备案目录。相同或高度相似的技术节点,共三十七处。其中,有十一项是我们尚未对外公布的预研项目。”
叶开展开那张纸,目光迅速扫过一行行数据。他的呼吸略微变重。
这不是巧合。
这根本不可能是巧合。
“你认为……”他缓缓抬头,“我是重生者?”
“我不知道。”聂工坦然道,“但我见过太多天才,也亲手带出过不少年轻研究员。他们聪明、勤奋、富有创造力,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思维是有‘起点’的。他们会从已知出发,一步步推导未知。可你不一样。”
他指了指那份资料。
“你的团队提出的问题,直接跳过了中间所有试错过程,直指行业最核心的瓶颈。比如电极与固态电解质之间的离子迁移效率优化,正常研发需要至少三年迭代,而你们已经在尝试第四代复合涂层工艺。这不是渐进式创新,这是降维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