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 进京(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首辅徐开:须发如银,身着朱红仙鹤补服一品官袍,手持白玉笏板。他面容古井无波,眼神深邃如海,周身隐有清正之气流转。

宗正令姜术里:身着郡王蟒袍,白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面带温和笑意。

钦天监监正司徒宏:鹤发童颜,身着绣有星月云纹的深紫道官袍服,手持星图罗盘,目光沉静。

其后是六部尚书、侍郎等重臣,皆屏息凝神。

“呜——嗡——!”

悠长浑厚的龙角号与低沉雄壮的夔牛战鼓声骤然响起,声震九霄!

喧嚣的现场瞬间死寂!

禁卫军手中长戟整齐顿地,发出山呼海啸般的轰鸣:“咚!”

数只通体青碧的青鸾神鸟清鸣盘旋,洒下点点淡金光雨。

“秦王殿下驾到!”仪仗导引官洪亮的声音传来。

玄青“秦”字王旗之下,姜青麟端坐玄甲龙驹,玄青蟒袍流淌光泽,墨玉王冠星辉内蕴,气度沉凝如山。他身后的亲卫,如同沉默的磐石。

仪仗行至城门前,在礼官洪亮如钟的唱喏声中停下:“恭迎秦王殿下,凯旋回京,述职面圣——!”

以首辅徐开、宗正姜术里为首,全体文武百官,整齐划一,深深揖礼下去,偌大的承天门前,鸦雀无声。

就在这时,姜青麟动了。

他并未端坐马上受礼,而是优雅而从容地翻身下马。

落地无声,动作间带着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沉稳气度。

这个下马的举动本身,便是一种无声的尊重,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他稳步向前几步,走到百官队列前方约丈许处停下。

晨光落在他年轻俊朗的脸上,不见丝毫倨傲,唯有一片温润平和的谦逊。

他双手虚扶,声音清朗温润,清晰地传遍全场:

“诸卿快快请起。青麟何德何能,敢劳诸位大人与京城父老如此盛情相迎?实在惶恐。”他微微躬身,向百官方向还了一礼,姿态优雅自然,尽显皇家子弟的教养。

直起身,他的目光首先落在首辅徐开身上,脸上带着诚挚的敬意:“徐阁老,多年不见,您老精神矍铄,实乃我大齐之福。青麟在外,常闻阁老主持中枢,宵衣旰食,为国操劳,心中感佩万分。”语气真诚,毫无作伪。

徐开古井无波的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温和笑容,持笏还礼:“殿下过誉了。老臣愧不敢当。殿下为国奔波,劳苦功高,平安归来,臣等与陛下,皆不胜欣喜。”

姜青麟微笑颔首,目光转向宗正姜术里,笑容中多了几分亲近:“叔祖,您身体康健,风采更胜往昔,青麟见了,心中甚是宽慰。”一句“叔祖”,既显宗室情谊,又不失礼数。

姜术里脸上的笑容更盛,带着长辈的慈和:“好,好!青麟长大了,更显沉稳气度。回来就好,陛下可是日日盼着你呢!”

接着,姜青麟的目光扫过司徒宏及几位重臣尚书,并未一一寒暄,而是再次微微抱拳,朗声道:“司徒监正,诸位大人,青麟此番回京,路途虽遥,然见国泰民安,百官各司其职,心中甚安。此番述职,还望日后能与诸公同心戮力,共佐圣君,护我大齐江山永固,黎民安康。”这番话,既表达了对百官的肯定,也含蓄地表明了自己身为亲王、为国分忧的立场,格局开阔,不卑不亢。

他温润如玉的笑容、谦和有礼的举止、真诚得体的言辞,与他身上那玄青蟒袍、墨玉王冠所代表的尊贵身份,以及那隐隐散发出的、令人心折的王者气度,形成了一种奇妙的、极具魅力的融合。

既消解了部分因他年轻和威势而产生的距离感,又丝毫不减其亲王之尊。

百官闻言,无论心中作何想,面上皆露出受用之色,纷纷再次躬身:“殿下仁德!臣等敢不效死!”

简短而必要的礼仪性交流结束。礼官适时高声道:“请殿下入城!”

姜青麟再次向百官及远处百姓方向拱手致意,这才转身,动作利落地重新翻身上马。

就在他坐稳马鞍、目光投向那巍峨皇城深处的瞬间,那温润平和的气质仿佛水汽般收敛,一股深沉内敛、掌控一切的亲王威仪再度自然流露。

他轻轻一抖缰绳,玄甲龙驹迈开沉稳的步伐。

亲卫簇拥,王旗招展,沿着宽阔的御道,向着皇宫缓缓行去。

百官再次躬身相送,自动分开通路,目光复杂地追随着那道玄青身影。

直到仪仗消失在御道尽头,那无形的压力才散去。

低低的议论声轰然响起,充满了对这位展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成熟、气度温润却又威仪天成的年轻亲王的惊叹与重新评估。

朝堂的格局,似乎在这一刻,已悄然发生了微妙的倾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