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第1页)
一直目送林丰意的背影消失,章云安才回去吃饭。
其中一个饭盒里装的是红烧带鱼和青菜,带鱼段很大也很厚实,色泽红亮,咸甜以她的口味吃正好,也完全没有鱼腥气,里面甚至没有加葱,因为原主不太爱吃葱。
青菜也翠嫩清甜,另外还有粒粒分明晶莹剔透的一盒米饭。
章云安再次有种梁凤仪到底是什么菩萨的感觉。
肚子明明很饿,饭菜的味道也很不错,但吃在嘴里就是觉得有些不是滋味。
现在连温饱问题还没解决,章云安被触动到的情绪,很快就调整过来,吃完饭就起身去书房画画。
因为不了解这个年代的人对书画方面的喜恶,又想成功把画卖出去,章云安最终画了两幅观音,一幅千手观音,还有一幅送子观音。
画观音最讲究线条流畅,以及观音的面部神态,章云安奶奶最擅长的就是画观音,她在世的时候,同样有很多人登门求画,只可惜她奶奶从不卖观音,只肯赠予和她投缘的人。
章云安在书画方面本来就天赋极高,画画这一块又是受她奶奶启蒙,所以观音画的也不逊于她奶奶,她清楚自己奶奶为什么不卖观音画像,只肯赠予和她投缘的人,是怕亵渎了神明,何况她奶奶又不缺钱,清高得起。
可自己现在身无分文,还倒欠了原主十块钱,也只能请神明勿怪了。
当她再次出现在那个经常有古董贩子出没的巷子后,前两天因为那个钱老板讹她而认识她的围观群众,见她又来了,还以为她又要写字卖,虽说不一定想买,还是好奇过来看看。
有人还问她,她明明懂古董,为什么不去捡漏,而是要在这写字卖。
章云安心说,漏哪有那么好捡,捡漏也是需要运气和本钱的。
但无论这些人是抱着什么心理来围观她的,能有人来就有把画卖出去的机会。
她奶奶画观音,用色清淡,给人一种不染尘俗的感觉。
而章云安画的观音,整体色调采用金色,特别是那幅千手观音,画一展开,就给人一种金光普照的感觉,看得人心里暖暖的。
众人在看了那幅千手观音后,都有些愣住,在场有几个书画爱好者,也曾看过大师画的观音像,其中不乏用色大胆的画家,却很少看到这种能让人直观感受到神性的观音画像。
“老板,这幅千手观音要怎么请?”
问话的是个中年男人,看他用词就知道是个讲究人,他不问怎么卖,而是问怎么请。
章云安有些意外地看向这第一个问价的人,看他的穿着打扮和气质,不是知识分子就是公职人员,一般这样的人,基本都拒绝封建迷信,极少会往家里请观音这类神像。
意外归意外,既然他想买,章云安自然不会拒绝,只是她也不了解这个年代观音像的价格,而原主也不了解书画这方面的东西,她的记忆里自然也不会有和这方面相关的记忆,只能反问那人:“观音画像不比其他,讲究一个缘字,如果您和这幅画有缘,就按这幅画在您心里的价位请吧,我要是说出来的价您不满意,再跟我讨价还价,那就亵渎了这幅观音画像。”
章云安此话一出,不仅想买画的人,就连周围的几个老玩家都不由笑了起来,觉得她这话回得还真是巧妙。又联想到前两天章云安整治那个钱老板时的样子,突然觉得,这位不仅外貌不俗,画工更不俗的年轻女同志,怕是绝非池中物,现在摆摊卖画,估计是日子太过无聊。
毕竟她无论穿着还是气度,给人的感觉实在不像个缺钱的,要不然之前那两个古董贩子也不可能一下就盯上了她。
但那个想买画的人,也是个聪明人,不可能因为章云安几句话,就给太高的价格,只听他说:“观音大士普度众生,这幅画在我心中是无价的,只可惜鄙人能力有限,倾囊也只能拿出50块请回去。”
章云安闻言挑挑眉,心说果然有眼光的人,都不可能是愚笨之人,看人家这话回的,简直滴水不漏。
50块远低于她的心理预期,但她现在,在面前这些人眼里,既不是什么名门之后,也无半点名气,而且根据原主记忆,现在的钱还是很值钱的,50块能买好几十斤肉,对方能出50块买她一幅观音像,已经不算低了。
心里有了决断,也没有再继续和对方打机锋,直接把画递给了对方。
那人也爽快,直接付钱走人。
有人还想看看那幅千手观音,他也以有事为由婉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