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章 戳心窝子(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还有陶杜氏那个蠢货!

她真以为他不知道,她那个一无是处的前夫,就是被她灌了鬼督邮汤后,伪装的自缢身亡?

“等案子判下来后,为我报仇?”陶令仪知道他是在解释,他并没有弃她不顾,他只是暂时妥协,但她内心毫无波动,甚至感到讥讽,“我本来就没有罪,为我报的什么仇?真要报仇,那也应该是找坐实我有罪之人报仇才对,毕竟……”

“父亲都能凭着判断,知道凶手另有其人。如果没有这些想坐实我有罪之人的横加阻拦,以崔大人的本事,想必很快就能还我清白。”

陶衡心口一窒,脸上因失而复得和她还愿意叫他父亲而染上的光彩,更是瞬间被抽空。

他张着嘴,狠喘了几口气后,忽地一口血喷了出来。

接着,人便朝着地上滑去。

“老爷!”李忠眼疾手快地扶住他。

陶衡抑制不住的又喷了一口血后,人便晕了过去。

李忠又叫了两声‘老爷’,才在杨玄略的提醒下,着急忙慌地抱着他冲出去找大夫了。

杨玄略目送他走远,这才收回目光,与萧直方对望了一眼。

他可千万别出事,若出了事……

两人都不敢再想下去。

扫一眼地上的斑斑血迹,杨玄略思忖良久,决定先稳住陶令仪。万一出了什么事,有她这个陶氏的人周旋其中,总能多几分回旋的余地。

思及此,他放缓声音:“这原是陶氏的家务事,在下本不该多嘴,但既见证了陶小姐的死里逃生,又见证了陶府君的悲痛白头,免不了就想叨唠几句。陶府君是陶氏的族长,身上担负着近千人的生存,权衡利弊,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只是……”

“陶府君闻知陶小姐命丧火海,一夕白头;闻知陶小姐还活着,连马也来不及骑,便一路疾奔回来的这份拳拳爱女之心,也作不得假。”

“陶小姐在狱中吃尽苦头,甚至险些丧命,怨他、怪他,原也是理所应当,只是事已至此,真心就不容再辜负。”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不免想起了自己。

他本出身弘农杨氏,只不过是庶族旁支。

因家资不丰,在连续两次落榜之后,为养家中日渐长大的几个孩子,才扔了书,投到崔述的幕府。

如今,他已过不惑之年,早已无当年的雄心壮志,只求几个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光耀门楣。

爱子之心虽比不得陶衡,但自诩也相差不远。

萧直方虽惊愕于陶衡悲伤到了这个地步,对杨玄略的劝解,却颇有些不以为然。

诚如陶令仪所说,陶杜氏和苏见薇是陷害了她,但真正置她于死地的,却是陶衡自己。

他是族长,他可以权衡利弊,但他既选择了陶氏,就不必再这般惺惺作态!

不想陶令仪沉沦在愧疚中,也不想她就此耽误捉拿郑元方,萧直方反驳他道:“陶小姐不必感伤,错了就是错了,不能因为陶府君对陶小姐的拳拳爱女之心,就可将错一笔带过!”

又冷哼一声:“况且,若非陶小姐机警,只怕早成了一捧白灰,又何来辜负一说!”

“到底是年轻呀,”杨玄略摇一摇头,并不与他争辩,“天下事,哪有那么多非对即错。”

远的不说,就拿入武氏族学举例。

当今陛下登基、改元天授以前,朝堂有近八成的官吏出自关陇、山东等传统士族高门。

官吏的选拔,依循九品中正遗风,多论门第高低,士族优先。寒族子弟想要上位,几乎难于登天。

如陶氏这般因一时不顺,受到打压的昔日清流望族,放在以前,只要假以时日,总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但自当今陛下临朝称制,尤其天授元年正式革唐命、登基称帝以来,为打破被传统门阀士族垄断的朝堂,不惜任用酷吏,大兴诏狱来打击旧有士族,以大力扶持寒族及拥武新贵上位。

陶氏作为前朝旧族,想要东山再起,按照旧日所谓“正确”的门第晋升途径,可以说是再无可能。

可若能入武氏族学,得权势熏天的武氏宗亲作保,那无疑就是搭了直通朝堂的登天梯。

此法虽令清流不齿,在如今的大势下,趋之若鹜者又何止一个陶氏!

陶令仪觑了眼萧直方,又觑了眼杨玄略,没有搭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