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林漾被他逗笑了,眼眶却有点热。他知道江辞为了这次行程,推掉了重要的学术会议,甚至和导师争得面红耳赤。这份沉甸甸的心意,像老街的石板路,沉默却踏实。

傍晚的时候,赵宇和李薇带着街坊们来了。馄饨摊的张阿姨、修鞋铺的王师傅、开杂货铺的陈奶奶……十几个人挤在画室里,手里都拎着东西:张阿姨的荠菜馄饨、王师傅自己做的鞋垫、陈奶奶腌的萝卜干……小小的画室被塞得满满当当,空气里飘着食物的香气和说笑声。

“到了那边要好好吃饭,别总吃泡面。”张阿姨拉着林漾的手,絮絮叨叨地叮嘱,“听说外国人不喝热水,你自己带个保温杯,记得天天烧。”

王师傅把一双绣着“平安”字样的鞋垫塞进林漾口袋,“这是我老婆子连夜绣的,走路稳当。”

陈奶奶颤巍巍地摸出一个红包,“拿着,讨个吉利,在外面别委屈自己。”

林漾一一接过来,鼻子酸得厉害,想说句谢谢,却怎么也开不了口。赵宇拍着他的肩膀,平时咋咋呼呼的人,此刻声音也有点哑:“到了巴黎记得给我们开视频,让我们看看外国的月亮是不是真的比较圆。”

李薇递过来一个笔记本,封面上画着老街的地图,“这是街坊们的联系方式,还有……我查了巴黎的天气和地铁线路,都记在里面了。”

林漾翻开笔记本,里面夹着一张合影——是饯行会那天拍的,所有人挤在一起笑,背景是画室的天窗和窗外的老槐树。他突然想起第一次来老街的时候,自己还是个怯生生的实习生,连问路都不敢大声,如今却要带着这里的一切,飞向遥远的异国。

夜深了,街坊们渐渐散去。画室里只剩下林漾和江辞,地上散落着包装纸和彩带,空气里还残留着馄饨的香气。江辞在收拾东西,林漾坐在画架前,对着未完成的《站台》发呆。画纸上,火车站的站台空荡荡的,只有一盏路灯亮着,像只孤独的眼睛。

“在想什么?”江辞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牛奶。

林漾接过杯子,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轻声说:“我突然有点怕。”

“怕什么?”

“怕巴黎的阳光太亮,照得老街的影子看不见了;怕那边的面包太甜,忘了馄饨的味道;怕……”他顿了顿,声音低得像耳语,“怕回来的时候,你们都不在了。”

江辞沉默了片刻,在他身边坐下,望着窗外的老街夜景。路灯亮了,昏黄的光洒在石板路上,偶尔有晚归的人走过,脚步声敲打着路面,格外清晰。

“你看,”江辞指着窗外,“老街的灯永远为你亮着。张阿姨的馄饨锅早上五点就会冒烟,王师傅的修鞋机七点准时响,陈奶奶会坐在门口晒太阳,赵宇和李薇会天天来画室打扫……我们都在这儿等你,等你带着巴黎的画回来。”

林漾抬头看他,江辞的侧脸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柔和,冰蓝色的瞳孔里,映着整个老街的灯火。他突然觉得,那些没说出口的牵挂,那些藏在心底的不安,都被这目光轻轻抚平了。

第二天清晨,去机场的车停在画室门口时,街坊们又都来了。张阿姨往林漾包里塞了最后一袋热馄饨,“路上吃,凉了就不好吃了”;老爷爷拄着拐杖,手里攥着那支旧画笔,反复说“画不下去了就看看它,想想老街”;赵宇红着眼眶,却还嘴硬“到了那边要是受欺负,给我打电话,我飞过去揍他”;李薇把一个小小的平安符塞进林漾手里,“这是去庙里求的,保平安”。

林漾一一拥抱他们,话到嘴边,只变成了一句“我会回来的”。

车开的时候,所有人都跟着跑了几步,挥着手喊“一路顺风”。林漾坐在车窗边,看着老街的屋顶渐渐远去,看着那棵老槐树变成一个小小的绿点,看着站台上的人影越来越小,眼眶终于湿了。

江辞递给他一张纸巾,轻声说:“看,他们还在挥手呢。”

林漾擦了擦眼泪,笑着点头。他知道,这次远行不是离别,而是一场带着牵挂的出发。老街的阳光会晒着他的画,街坊的笑声会藏在他的颜料里,身边的人会陪着他走过塞纳河畔的石板路。

飞机起飞时,林漾看着舷窗外越来越小的城市,心里突然充满了勇气。他从背包里拿出那个画着老街地图的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是李薇清秀的字迹:“此去山高水长,愿你带着故乡的光,照亮远方的路。”

旁边,江辞正低头看着电脑里的蒙马特高地写生计划,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林漾凑过去看,发现他在计划的最后加了一行小字:“归期:与老街的槐花同时。”

林漾笑了,心里默念:“等我回来。”

等我回来,把巴黎的晨光画进老街的暮色里;等我回来,用塞纳河的水调老街的颜料;等我回来,和你们一起,把所有的故事,都画成永恒。

飞机穿过云层,阳光洒满机舱,像极了老街最暖的那个午后。林漾知道,新的故事,已经开始了。

塞纳河畔的画笔与老街的回声

巴黎的风带着塞纳河的潮气,吹得蒙马特高地的风车轻轻转动。林漾站在圣心大教堂前的台阶上,手里的素描本被风吹得哗哗响,江辞伸手帮他按住纸页,指尖不经意擦过他的手背,带来一阵微凉的触感。

“这里的光影比资料里更柔和,”江辞指着远处的红屋顶,“下午三点的阳光会斜斜地切过阁楼的窗户,适合画你想的‘时光叠影’。”他手里的笔记本上已经画满了速写,每个角落都标注着最佳写生时间,像一份精密的光影地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