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你怎么看出来的?”林漾惊讶地抬头,鼻尖差点碰到他的下巴。

“上次借的色彩理论书里提过,”江辞退开半步,声音平静,“他晚年眼睛不好,反而敢用更跳的颜色。”林漾这才注意到他背包外侧插着本翻旧的《印象派色彩解析》,书角都磨圆了。

十一点半的阳光斜斜切过省展作品区的玻璃展柜,林漾的《日照金山》被挂在靠窗的位置,金色的雪山在自然光下泛着细腻的光泽,经幡上那两颗小星星在光线下若隐若现。旁边果然挂着李薇的《时光物件》,赵宇正举着手机对着两幅画左拍右拍,嘴里念叨着“必须发朋友圈炫耀”。

“快看评审意见!”李薇指着画框下方的卡片,林漾的作品旁写着:“光影层次丰富,情感真挚,于壮丽中见细腻。”字迹龙飞凤舞,却透着肯定。

江辞站在画前,目光在那两颗星星上停留了很久,忽然低声说:“其实你不用画上去的。”

“啊?”林漾没反应过来。

“我们都知道那是我们,”他侧过头,阳光刚好落在他冰蓝色的瞳孔里,“不用特意画给别人看。”

林漾的脸颊突然发烫,原来他早就看懂了。正想说点什么,却见一个戴金丝眼镜的老先生走过来,看着《日照金山》频频点头:“这幅画的作者在吗?雪山的冷光里藏着暖意,很有意思。”

“是我。”林漾连忙上前。

老先生笑着伸出手:“我是这次的评审之一,姓周。你这经幡的飘动角度很讲究啊,是参考了实地观察吗?”

“是……是朋友帮我分析的气流方向。”林漾下意识看向江辞,对方正站在不远处,假装看李薇的画,耳朵却悄悄红了。

周老先生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了然地笑了:“年轻人合作得不错嘛。对了,下周有个青年创作者交流会,你有兴趣来吗?有位法国策展人会来,说不定能帮你申请去巴黎参展呢。”

林漾的眼睛瞬间亮了,像被点燃的星火:“真的吗?”

“当然,”周老先生递过一张名片,“联系我助理就行。”他又看了眼江辞,“你的朋友也一起来吧,能把流体力学用到画画里,是个好苗子。”

江辞闻言走过来,接过林漾手里的名片,指尖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背:“谢谢周老,我们会考虑的。”

午后的阳光透过展厅的天窗,把四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赵宇正缠着李薇看她手机里的写生稿,李薇笑着拍开他的手,眼里却满是笑意。林漾看着江辞手里的名片,又看了看展柜里自己的画,突然觉得,那些藏在笔触里的心意,那些未说出口的期待,都随着这展厅的风,悄悄长出了翅膀。

“去巴黎参展啊……”林漾喃喃自语,心里像揣了只乱撞的小鹿。

江辞低头看他,冰蓝色的瞳孔里映着漫天的光:“想去的话,我们就去。”

赵宇突然凑过来,胳膊一揽搭在两人肩上:“什么好事不带上我们?巴黎?是不是要出国玩?算我一个!”

李薇也笑着点头:“我可以画一组巴黎的街景,肯定很有意思。”

阳光正好,风穿过展厅,吹动了画框旁的价签,也吹动了少年们眼里的憧憬。林漾看着身边的人,突然觉得,无论是金奖还是巴黎,都不如此刻并肩站着的温度更让人安心。毕竟最好的风景,从来都不是远方的画展,而是身边这些愿意陪你一起做梦的人啊。

街角的烟火与意外的援手

周日的午后,阳光带着恰到好处的温度,透过梧桐树叶的缝隙,在地面洒下斑驳的光影。林漾背着画夹,江辞拎着刚买的颜料盒,沿着老街慢慢走着。省展的成绩要下周才公布,周老先生的名片被江辞仔细收在钱包里,像一枚藏起来的秘密,让空气中都飘着点期待的甜。

“前面好像有集市,”林漾指着街角攒动的人头,眼睛亮了亮,“去看看?说不定能找到有意思的画材。”

江辞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街角确实拉起了红色的横幅,写着“春日便民集市”。各种小摊沿街排开,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孩子的嬉笑声混在一起,透着浓浓的烟火气。

“走吧。”江辞微微颔首,脚步不自觉地跟上林漾的节奏。

集市里热闹非凡。卖蔬菜水果的摊位前堆着五颜六色的新鲜食材,摊主大声吆喝着价格;手工艺品摊前挂满了编织的小篮子、刺绣的手帕,引得几个游客驻足挑选;还有卖零食的小摊,糖画师傅正用融化的糖汁在石板上勾勒出栩栩如生的龙和凤,围了一圈看得入迷的孩子。

林漾被一个卖老物件的小摊吸引了过去。摊位上摆着生锈的铜锁、掉漆的收音机、泛黄的旧照片,还有几支看起来颇有年代感的毛笔。他拿起一支笔杆刻着花纹的毛笔,笔毛虽然有些干枯,但依旧能看出曾经的精良。

“小伙子好眼光,”摊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爷爷,笑眯眯地说,“这可是几十年前的狼毫笔,我年轻时学画用的,现在眼神不行了,留着也没用了。”

“爷爷,这毛笔还能用吗?”林漾轻轻抚摸着笔杆上的花纹,很是喜欢。

“泡一泡还能用,就是得仔细着点,”老爷爷摆摆手,“你要是要,算你便宜点,就当给这老物件找个懂它的新主人。”

江辞在旁边看着,顺手拿起摊位上一个老式相机:“爷爷,这个相机还能拍吗?”

“够呛咯,”老爷爷叹了口气,“镜头都有点起雾了,修不好啦。不过当个摆设倒是挺好看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