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神剑引劫风云聚雷炼五行造化通求打赏求订阅(第1页)
六百载春秋,于弹指间划过太清山脉的巍峨群峰。
昔日魔灾留下的疮痍渐渐已被岁月掩去大半,破而后立败而后成,取而代之的是在陆城道人手中逐渐恢复元气、甚至显出几分沉如山岳气象的渐盛宗门。
治理宗门之事,千头万绪,太清宗再一次成为人族第一大宗,宗门之内合体修士不少,被一位静字辈的小辈返虚修士成为掌教,宗门上下自然不会完全没有异议。
但无论再怎么心中不满,太清宗内这些合体修士都绕不过去一点:
六百年前灭魔一战,他们都没有参与对大乘魔君的诛杀,而当时只有返虚境界的陆掌教前去了,并且立下不小的功勋。
明阙、明河、通真,玄真,玄清这些亲历者都还没有死,这一点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
论身份,论功绩,论法力神通,陆静虚都不愧为一代人杰天骄,这种时候单抓着人家境界较低,只会显得自家底气不足。
有明阙、明河、通真,玄真,玄清这些宗门宿老鼎力支持,那些心怀怨怼不满的合体修士,也只能暗怀怨怼不满而已。
这六百年,对陆城而言,则是维护宗门殚精竭虑的六百年。
整个宗门运转如一台精密而庞大的道器,内需理顺人心、重聚弟子信念,外要周旋于人族八宗、灵界百族之间,在战后的微妙间隙中寻得平衡。
这六百年间,外来最大的威胁,莫过于与毗邻的灵界强族飞灵族在资源归属与界域划分上发生的数度摩擦。
这些长着华丽羽翼、天生长于驭风的异族,无论种族实力还是高境修士的法力境界都不容小觑。
他们有着迁徙领地的习惯,再加上地仙界地域广阔,所以之前千年都没有遇上,陆城接掌宗门不久便撞上此事。
对外,陆城巧妙借势人族八宗的大义名分,借玉清、上清等强势宗门的助力,对飞灵族形成无形威慑;对内,他整合太清残余力量,以修士战阵凝聚余威,将这场冲突巧妙化解于无形。
昔年灭魔一战,太清宗付出的代价堪称惨烈:
明阙、明河、明焱、通真、通元,玄真六位新晋大乘修士,此战之后仅存明阙、明河、通真,玄真四人,且皆带伤需长期闭关。
龙章风图夫妇虽是宗门客卿长老,却亦将自身绝大部分心力投入建立自家道统宗门中。
在没有绝对力量前,要懂得和光同尘,不要显露敌意、不要成为异类,因此,陆城主持太清宗与人族八宗达成和解,仍旧是人族九宗同进同退。
六百年后今时今日的太清山巅,虽已不闻魔氛,但那沉甸甸的“宗门气数”之责,如同无形的枷锁,牢牢系于陆城一人之肩。
如今他更像一柄藏锋于匣的古剑,于无形处定鼎乾坤。
宗门内的怨声、戾气、乃至暗流涌动,皆在他的铁腕梳理与精准调控下渐次消弭。
各处秘境洞天内的劳作之声日夜不息,那是他用冷酷手段炼去宗门顽疾、磨砺中坚的证明。
便是在这样的经营之中,太清宗所遭受的魔灾损害渐渐化去,元气日复,重现昔日兴盛景象。
灵山之巅,寒光洞外。
此地已是陆城惯常闭关练剑之所,山风凛冽,卷动云雾,吹拂着他一身淡色道袍。
陆城道人负手而立,眸光沉静如渊,凝视着半空中那口吞吐着无量血光的飞剑:无量血海剑。
此剑饮魔血,炼魂噬魄,本是大凶之物,却在他至纯至正的玄天法力催动下,凶戾之气被生生炼化为一种斩破虚妄、涤荡魔氛的通明剑意。
另一柄五行流转、光华内蕴的飞剑则静静悬浮身侧,正是通体由五行奇珍祭炼而成的本命飞剑。
双剑之间,阴阳二气流转,五色光华环绕,彼此气机交互,渐渐充盈强盛!
今日,当第一缕晨曦刺破薄暮,陆城的心湖,彻底平静了。
六百八十九年的经营,六百八十九年的沉寂,六百八十九年的砥砺锋芒。
宗门运转已成惯性,无需他分心时刻紧盯;昔日强敌在侧的局面,在八大仙宗共同关注与维系下暂趋平稳;
而自身的身心气意,在一次次挥剑、一次次吐纳、一次次引动天地灵机感悟天道的修行中,终于打磨得浑圆自然,沛然无瑕!
那是一种水满自溢,道法自然的通明感应。
陆城道人缓缓阖上双目,神魂之光映照周身百骸。每一滴精血都在奔涌欢呼,每一寸骨骼都在发出微妙的共鸣,每一缕法力都圆融贯通,再无丝毫滞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