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定国完结(第5页)
两人站在窗前,浸湿衣裳的都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林欢见伸手轻抬起姚喜知的下巴,看着她脸上的泪痕,叹息一声,用指腹轻轻抚过她的脸庞,擦拭掉她的眼泪,无奈轻笑道:“这有什么好值得你流泪的,该哭的是我才对吧。”
姚喜知闷闷道:“你是觉得心有不甘吗?”
“不,如果你确定这是你想要的、你选择的,无论做什么我都甘愿,只要……”林欢见想起刚才姚喜知的话,“只要你能长久地在我身边就好。”
姚喜知眼中又涌起一阵阵泪意,却突然被林欢见捂住了双眼。
泪水沁湿了眼睫,也沁湿了林欢见的掌心。
姚喜知没能看到林欢见的眼角滑落的一滴泪水,但林欢见所有的温热,已经通过掌心传递给她。
双目被遮挡的黑暗中,姚喜知听到林欢见道:“只是,我可是希望能看到你笑才答应你的,而不是想瞧见你泪眼汪汪的模样。”
眼睫与林欢见的掌心摩擦,有些痒痒的。
姚喜知破涕为笑。
林欢见听到她的笑声,放开手,再次将她深深拥入怀中。
两人相拥着窃窃私语。
闪电和雷鸣也不忍心打扰他们,悄悄的,雨停了。
念巧从门外进来,立马将早就备好热着的晚膳传上来,又利落地进屋将屋中的烛灯全都点亮。
一切都明亮了。
烛光在菜肴蒸腾的热气中轻轻摇曳,仿佛方才屋内的对峙与泪水都从未存在过。
像是一个无比寻常的夜晚。
二人亦一如长安千万家灯火下,无数对寻常的夫妻。
*
天盛一年九月底,声称抱病不适、在含凉殿中养病不出的太后重新现身,而不久后的十月,宁安长公主姚喜知被任命为神策军中护军。
此消息一出,群臣哗然。
但此旨意经林欢见首肯,由太后上官溱亲颁,即使朝中有诸多反对议论的声音,也只喧嚣了片刻,便如同被扼住咽喉般沉寂下去。
十二月,内侍监林欢见依然保留枢密使身份,但卸去左神策军中尉一职,由姚喜知接任其职务。
神策军多年以来都由宦官执掌,姚喜知作为一个毫无经验的女子,掌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但如她所说,纵使这一路走得艰难,始终有林欢见和上官溱一路为她保驾护航、力排众议。
天盛二年九月,姚喜知与林欢见完婚,使之成为了史书上最具非议的一桩婚姻。
后来,有人说他们仅是因为先皇的圣旨不得不强行结合在一起,也有人说二人纯粹是因为利益的交换。
文人墨客碍于林欢见宦官身份,提起这桩婚事多是贬低,但也不乏有怀春的少男少女偷偷传唱,歌颂其定是跨越身份地位、世俗偏见的两情相悦。
毕竟谁也无法否认,史书上曾记载,二人成婚时盛况空前,十里红妆、举国同庆,婚后亦出入同行,执手不离。
而在成婚后的次月,姚喜知再次被提拔任职为神策军观军容使,从此正式开始姚喜知完全执掌神策军长达近三十年的生涯。
李悯亲自为其新授封号,曰,定国。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