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2页)
时间久了,脖子还有点酸,温乐然终于放弃。
正要低头时,却突然听施渐宁问:“那么高,你怎么敢?”
温乐然怔了怔。
再抬眼,他终于知道施渐宁在看什么。
是那道自三楼起,每一层都有的环状带。
当初在楼上看不觉得,如今站在楼下,才发现那环状带看起来又高又细,让人难以想象在上面行走会是如何凶险。
温乐然眨了眨眼,最后说了实话:“当时来不及想那么多。”
施渐宁安静良久。
“值得吗?”
温乐然眼睫颤了颤。
“没什么值不值,我就是想救他。”
施渐宁终于收回目光,转向他。
男人神色淡淡,却像是能一眼看到人心底。
之前那通电话带来的影响,好像此时才终于姗姗来迟。
前所未有的倾诉欲一点点浮现,温乐然“呵”地笑了声,眼里却没有笑意,仿佛只是想给嗓子眼里堵着的那口气找个出口。
他干脆在施渐宁身旁坐下。
“施先生应该也知道吧……我跟我爸,其实没有法律意义上的领养关系。”
施渐宁确实知道,但他没说话。
温乐然似乎也只是为了起个话头。
“他原本是我邻居。”说着,他又笑着摇摇头。“准确来说,是我奶奶的邻居。”
过去
当年那个选秀访谈,温乐然也不算撒谎。
“我八个月大父母就去世了。城郊批发市场那场大火,听说过吗?”
濒临拆迁的老批发市场,消防设施早成摆设,一场大火死伤无数,却要不到多少赔偿,温乐然只能跟着清贫的奶奶过日子。
“我小时候不住西三胡同,在西溪那一带。”温乐然笑了笑,露出个小酒窝。
施渐宁看过他的资料,这些其实都知道。可听他说起,又好像跟看到的完全不同。
温乐然说的地方早被开发成高新园区,但十几年前却是这大都市里最破落的贫民窟。
“当年那里的房子又老又旧,很多都是危楼,因为靠近外河,地势又低,下雨天经常被淹,到处都透着股霉味。
“其实我奶奶挺疼我的,家里虽然老破小,但收拾得很干净,一把年纪了,为了我天天出去捡破烂。”
因为年纪小,记忆其实很模糊,可也许是日子太苦,温乐然记事也早。
“我四五岁就已经会自己做饭。拿个小木凳,刚好能够上灶台。”他比划了一下,笑道,“虽然也就是把饭菜煮熟的程度。”
宋京山就住隔壁。
“他年轻时是他们家的骄傲,后来因为意外摔断了右腿,右手也不灵便,人变得一蹶不振,就靠着救济补贴混日子。
“我那时经常独自在家,一有不懂就去敲他的门,把他烦得不行。”
男人并不是好脾气的人,对小孩更没耐心,但大多数时候还是会敷衍地教一教,偶尔心情好,还会带小孩在家里看电视。
温乐然说着,沉默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