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1页)
身边的大太监连忙劝慰,“不过是一个卑贱男宠,太后娘娘何须动气。”
太后冷哼一声,眉目冷厉,“男宠……恶心至极,如此败坏皇室门风,有辱我朝威名。”
整个大晟国都知道,当朝天子白虞,是个彻头彻尾的昏君。
他不学无术,不理政事,上朝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别提批阅奏折,治理国事民生。
只是这样也罢,毕竟先帝驾崩之时,皇室只剩下他一个皇子,当时不过十四岁,还是贪图玩乐的年纪。
而且在此之前,没人能想到他会是即位的皇子,先帝本有四个子嗣,白虞是最年幼的,另外三位哥哥各有所长,任何一个都比他适合当皇帝。
尤其是大太子,与白虞同出于皇后,却骁勇善战,有勇有谋,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让大晟盛极一时。
只是刀剑无眼,太子战死于北昭国,另外两位皇子竟也相继离世,先皇身子羸弱卧病床榻,不及立嘱便溘然长逝,十四岁的白虞仓促上台,至今已三年有余。
成为帝王的白虞,延续了他皇子时的懒散无为,将政事全权交与母后及诸位大臣,理所当然成了朝廷的撒手门面。
只是连门面,他都当得叫人唏嘘。
还是皇子时他便与众多男子极为亲密,男宠众多,世人面上不敢多言,实际众说纷纭。
当上皇帝后,他未曾纳娶一名女子,且遣散其余男宠,只留下秦知衡一人,也就是他口中的竺郎。
众人称之为知衡君,打趣不知他使了什么花招,让皇帝心甘情愿只独宠于他,还越发明目张胆地与之一同出入寝宫,彻夜传出不可描述的声音。
刚开始皇帝还有所收敛,近一年堪称肆意放荡。
不论何时何地,皇帝都会与知衡君纠缠起来,如同着了道,毫不在意外人眼光。
御花园的石廊、绿茵,藏书阁缝隙中的卧榻,议事堂台前,甚至斋宫,焚香斋戒的清净之地,也变成两人寻欢作乐的场所。
在宫内洒扫的宫人、看守的侍卫、朝中文武大臣,不知在何处就会猝不及防地撞上两人,尴尬之中传散出去,不堪到叫世人耻笑。
总归有传统耿直的臣子,看不下去直言上奏,偏生皇帝的性子娇纵,最不喜人说教,尤其提及男宠的不是,二话不说就要行臀杖。
都是一把老骨头,接二连三下来,大多退却不再多言,再次遇上只低头闭嘴离开。只剩少数还在顽固坚持。
太后眼前闪过红衣男子的样貌,心生鄙夷,“长了张祸害人的脸,倒也有两分手段。”不然怎么会让皇帝对他死心塌地。
可现在不是计较男宠的时候,边关战事告急,连久经沙场的大将军都传信形式不妙,向来安稳的南芜也有所异动,若是两方夹击,大晟独木难支。
朝廷上下惊惶不安,黎民百姓更为敏锐,大晟上空已被灭国的阴云笼罩。
没有一个有力的上位者稳定军民心,恐怕不等战败,整个国家已然溃散。
“太后娘娘,奴才有一提议。”太监低眉颔首。
皇太后回宫坐于凤椅之上,侍女捧来热茶,她抬手接过,“讲。”
“既然那男宠得圣心,不如让他劝皇上上朝,只当权宜之计。”
皇帝现在谁的话都不听,眼里只有知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