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2页)
哪知被无视的冯平忽然嚷嚷起来:“你是靖安侯!是不是靖安侯?!”
当年那些事闹得沸沸扬扬,全昭国几乎无人不晓。
戚暮山脚步停了下来,穆暄玑有些担忧地在他耳边说道:“别理他。”
忽听冯平低声笑了起来:“怪不得,怪不得……原来这帮南蛮子的少主竟是跟靖安侯狼狈为奸了。”
有了先前的经验,府兵们知道这人纯粹是想报复,掉脑袋都不能掉气势,非得侮辱点什么以显出自己慷慨就义。
穆暄玑自然不予理会他,催促牧仁赶紧把他拎走,便揽过戚暮山的肩膀接着走。
不料冯平下一刻却骂道:“果然上梁不正下梁歪!老的和北狄通敌,小的和南蛮勾结,枉我……”
“闭嘴!”牧仁终于忍无可忍,给他结结实实地来了一拳,“当着我们少主的面,你算什么东西?!”
冯平生生捱下这一拳,啐了口血,顿时老实了。
然而此事还没算完,尽管牧仁说是替穆暄玑动的手,但明眼人都清楚其中多少也有为戚暮山抱不平。
是冯平挑衅在先,更何况已经审完了,没必要同他继续纠缠。可戚暮山这么想着,还是挣开了穆暄玑的手,回到冯平面前,半蹲下来。
“你是塞北哪里人?”戚暮山半是冷漠半是悲悯地问。
冯平微愣:“……聊乡人。”
镇北侯案事发后,不仅朝中同僚遭到整肃,就连曾深受恩泽而拥护戚家的塞北百姓也被牵连无数。
或妻离子散,或家破人亡,死的死,逃的逃。冯平大概就是逃去林州的。
戚暮山从他说第一句话便听出来,即使再怎么效仿林州口音,有些土生土长出来的东西,是改变不了的。
“我记得有年聊乡县地动严重,朝廷认为此地偏僻不足为虑,最后还是塞北知府和老侯爷调兵去救灾。”戚暮山苦笑道,“我少不更事,于塞北没什么建业,你要恨就恨我好了。”
冯平默不作声了,他恨吗?他真的恨当年牵连他不得不背井离乡的镇北侯,还是如今与南溟人站在一起的靖安侯?
戚暮山略微叹了口气,忽然后悔方才说出那番话,此时此刻跪在他面前的,不过是个帮陈术私运“墨石”的嫌犯罢了。
不及冯平答复,戚暮山朝一旁愣神的牧仁使了个眼色,便缓缓起身,对穆暄玑道:“等审完其他人,最后再重审他一次。”
穆暄玑蹙眉望着戚暮山:“你……”
“江宴池和花念应该快到了吧?”戚暮山避开他的视线,兀自道,“少主先处理案子,我去等他们。”
穆暄玑顿了顿,转向城主:“大人,送公子回驿馆吧。”
城主立马应是,看戚暮山没有拒绝的意思,忙不迭推着他往外去。
-
夜里起风了,戚暮山不禁拢了拢袖子。
城主说:“公子刚才真是神乎其技啊,三言两语就把人全诈出来了。”
戚暮山不想城主看出异样,勉强笑了笑,努力克制喉间翻涌上来的气血。
城主毫无察觉,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恭维的话。
但戚暮山根本听不进去,夜风吹得他周身发冷。终是在绕过墙角时,没忍住捂着嘴咳嗽起来,扶着墙滑落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