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1页)
詹氏见她这个样子,笑了笑:“咱们若柔生得这般容色,琴棋书画样样皆通,自然要嫁到那些高门里,一辈子锦衣玉食花团锦簇的才好。”
“咱们戚家人丁不算多,娘和你父亲只得了你和你哥哥两个,你姑母虽外嫁多年,可到底也是从咱们戚家出去的,总要替你的婚事操些心的。不说别的,咱们府里替她照顾胭丫头这么些年,哪怕不说什么恩情,你姑母心里头也该记着娘家的好,若能将这份儿好回报到若柔你身上,给你寻个好亲事,府里也不算白白付出这份儿辛苦了。”
戚若柔听着这话,脸颊愈发红了几分,带着几分羞涩道:“全凭母亲做主就是。”
戚若柔陪着詹氏用了膳,这才带着丫鬟如雪回了自己的住处。
进了屋,如雪忍不住问道:“姑娘既知道夫人要去探望表姑娘,怎不早些去夫人那里,也不用特意再去一趟了。”
听着如雪这话,戚若柔看了她一眼,开口道:“总不好叫表妹觉着戚家人人都在讨好她。”
“我虽身份不如她,可也不愿叫人看轻了。”
如雪没有说话,她在姑娘跟前儿伺候了多年,自然知道姑娘虽表面上和表姑娘相处的好,可心里头对表姑娘的感情还是有些复杂的。既羡慕表姑娘投生在侯府,身份尊贵,又因着表姑娘不被姑奶奶待见,六岁起就送来戚家养着而隐隐有些高高在上。
于是乎,姑娘对表姑娘亲近是亲近,可实际上,根本没有往心里去,那些姐妹情分不过是演出来的罢了。
“姑娘想多了,表姑娘性子温顺,和姑娘相处的也好,哪里会生出那等心思来。说起来,表姑娘也是个可怜的,虽投生在侯府,却是不得待见,要不然,这回上京侯府怎会连个人都不派过来,实在是叫人同情。依奴婢看,表姑娘面儿上不显,心里头也是觉着委屈了,这才闹出这场病来。”
“说来也奇怪,这些年侯府每年送到府里的年礼、节礼都不少,说得上是礼数周全,这回怎么这般失礼,莫不是侯府出了什么事情?”
戚若柔怔愣一下,好一会儿才道:“不该吧,侯府那样的门第,能出什么事情?再说,府里长房大姑娘崔令徽将来可是卫国公世子夫人,那世子陆秉之更是长公主之子,宫中太后和皇上都格外看重他,
有这样一门姻亲,侯府只有好的,哪里会出什么事情?”
如雪点了点头:“也是,倒是奴婢多想了。那崔大姑娘可真真是好命,能有福气嫁到卫国公府去,有那样一个继姐,也不知表姑娘心里头是何等感受。要是换成奴婢,真要羡慕嫉妒死了。”
戚若柔轻轻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
。。。。。。
京城宁寿侯府
樨兰院
老夫人翟氏脸色不愉,对着长媳戚氏斥道:“胭丫头人都快到京城了,你这当母亲的才来回禀,怎也不知道派些人去戚家将人接回来,反倒叫舅太太亲自护着胭丫头回京,这若是传出去,还不知道叫人怎么议论咱们侯府呢!”
戚氏被这一番训斥,又是当着两个妯娌的面,脸面上难免有些臊得慌,却也不敢顶嘴,只屈膝告罪道:“母亲息怒,实在是这些日子徽丫头大病一场,媳妇尽心照顾她,这才没顾得上派人往南边儿去。”
“且媳妇那嫂嫂性子温和,自来是个大度的,之前信中还说想来京城一趟,保不准是因着这个,嫂嫂才想着和胭丫头一块儿到京城。”
二夫人卞氏和三夫人高氏听着戚氏这般狡辩,心中暗笑,心想明明是自己不将亲闺女放在心上,如今倒是将徽丫头拿出来说事,这是在显摆她那份儿慈母心吗?
若真是慈母,怎不疼爱自己生的崔令胭,反倒是如珠如宝的疼起继女崔令徽来了,当谁不知道是故意做给老夫人看的。
翟老夫人听戚氏这般说,又见着戚氏这些日子照顾长孙女儿崔令徽,人也消瘦了几分,脸色就有些缓和。
“罢了,你照顾徽丫头,还要忙活府里这一家子的事情,疏忽些也是有的。不过你算好时日,还是派些人去码头等着,别叫舅太太觉着咱们侯府失了礼数。”
戚氏听着这话,忙恭敬应了下来。
翟老夫人说完这话,又带着几分愁绪,问道:“今个儿你去微丫头那里瞧着她身子可好些了?”
戚氏回道:“气色稍好些了,只是大夫说了要小心将养着,最好心情疏阔些病才能好得快。”
她话音落下,屋子里一片寂静。
谁都知道卫国公世子陆秉之因着中毒性情大变,作为未来世子夫人的崔令徽心情如何能疏阔?说起来,也是身边照看的婆子丫鬟不中用,不然怎能叫主子不小心掉到湖里去,若是一个不好留下病症对女儿家来说可怎生是好。
二夫人卞氏瞧着气氛不好,开□□跃气氛:“徽丫头一向是个有福气的,待她嫁给陆世子,说不得陆世子的病很快就好了。”
一旁坐着的三夫人高氏敛眉没有说话,只拿起手中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
她夫君乃是庶出,所以三房一向在府里比不得长房和二房。很多话卞氏能说,她却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