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周奚官被叫过来观看这场杖刑。几天前她因可怜尉窈,想偷偷给尉窈送书,被陈书史逮住后关在佛堂饿着。

此屈辱今时今日救了她一命。

元刺史来平城时间不长,缺少属吏,于是让学着做事的从侄元瑀过来处置。奚骄正好和元瑀在一起,当然想趁此机会进旧宫游览,长长见识,便一同过来了。

他俩进来这间屋打量,元瑀夸赞:“尉女郎能忍!”这破地方,好几样潮虫子在地上乱爬,还有只老鼠,鼠眼直勾勾毫不怕人,换成他,白天还行,晚上可不敢住。

奚骄看见墙角有个草珠手串,疑惑这是尉窈落下的,他拣起来,应该没错,在皇舅寺和她说话时,她手腕上的和这串一样。

屋子又窄又矮,二人出来。

陈书史自知必死,她身被摁跪,头颅抬起。阳光一点也不好,能暖透一座城,却暖不透一座宫。“哼,哈哈,哼……你们是元刺史派来的吧?我不怕死,只求死个明白,我想问,尉窈那下贱婢,是怎么告我状的?”

元瑀:“州府牢狱里被处死的犯人,我们都会让其死得明白,何况你。陈书史,你的罪过不是得罪尉女郎,而是蔑视新学令,只顾泄一己私愤,把州府给学子的春考奖励当成耳旁风。我这么说,你服不服?”

陈书史因为咬牙太紧,两腮不停哆嗦。

她旁边的秦奚官哭着辩解:“是因为尉女郎要处罚我们?可是不关我的事啊,我还给她送过饭呢。陈书史要做什么从来不告诉我们这些奚官。”

“别求他们!”陈书史眼珠子快要瞪出眼眶,声音尖厉而喊:“不要求他们。你以为做可怜状,说明你不知情,这帮索虏就会饶你吗?呵,他们杀过太多我们萧齐子民,还差我们三人的命么?什么新学令,什么春考,呸!一群不识字的索虏……”

一武士得到元瑀示意,脚踹陈书史腹部,就这一脚,她倒地疼到哼不出声。

元瑀的皮靴出现在她眼前,她只能无声咒骂:“索虏……畜牲……”

可是元瑀的一句话,击碎她最后的尊严:“你要早这般有骨气,被俘时为何不一头碰死?”

夜晚。

星子铺穹空,细数尘世又增几多人,数着离去几多人。

尉窈一会儿背书,一会儿默写,片刻休息时骂陈书史,哪知被她讨厌的人已被杖杀,埋到了那个废弃的牲口圈里。

主屋里,尉骃长时间抄书,趁着疲惫的休息间隙,听妻子赵芷讲述白天请求元刺史的事。

“他直接告诉我竹简上写的是秉芳谍人案的密信,我觉得他接过手时,立即就译出了密信内容,好在他没问我从哪抄来的。”

“从哪抄来的不重要,我估计秉芳案已经查得差不多了,元刺史要是怀疑你、查你,等于在功劳上节外生枝。”

“夫君说得对,所以我不愿当官,当官就得长坏心眼。”

“哈哈。”

当初尉骃看到崔翁夹在《尔雅》笔记里的竹简时,能猜到是谍人密信,根据的原由是“石洛、兰、尉”。这是有人追查自己妻子抓捕穆泰的旧事啊!

至于另条密信,他译不出来。译不出就译不出,尉骃对有危险的事情向来警觉,从不钻超出自己能力的牛角尖。

赵芷不放心道:“元刺史答应我时太轻易了,我要不要潜进宫自己去查,找出人来……”她做个劈砍手势。

尉骃又被妻子逗笑:“哈哈,放心吧。他答应你杖杀掉那几个宫人,是因为他不容许任何人轻视新学令,非你送密信有功,更不是给窈儿出气。”

他继续解释:“元刺史对陛下再忠心不过,凡陛下推行的政令,元刺史都首当其冲的拥护、执行。这次春考给第一名学子的奖励,正是刺史做给权贵子弟看的,旧宫到底是皇宫,几人有资格进去见识?”

赵芷:“我明白了,咱家窈儿白去三天,啥也没见识到的消息一传开,等于打了元刺史的脸!”

胡乌屋

仅仅半个月,此语成谶。

元刺史以为杀掉三名宫人,春考奖励这件事便过去了,可流言不知从何而起。

先是传尉窈有才气无胆气,进旧宫三天连头都不敢抬。刮两晚夜风后,谣言变成旧宫已经荒芜,陛下迁都把宫殿也全搬走了,只剩下一圈宫墙。

又短短两三天,终是出现元刺史最不愿听见的……比如州府不重视新学令,比如帝室打勋臣的脸,竟然奖励尉族学子奚官署三日游。

“一群只敢在背后搬弄是非的小人。”元刺史气得胡须横针,下令属吏:“查!先查从哪传起来的!敢质疑本官不重视新学令?主簿拟公文,平城大小学馆四月联考全加考一次!凡成绩达不到优等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