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3页)
“百闻不如一见,沈主任比我想象中的更年轻。我叫肖腾云,以后请多指教。”
沈续微微起身,同肖腾云握手。
“论资历我还年轻,论经验比不过各位前辈。国内国外的情况不同,大学毕业后我就一直在导师的研究室工作,对于疑难杂症的接触还是过少,以后一定多多向您学习。”
“都是同行,互相学习互相学习。”
鉴于沈续的态度很好,肖腾云进门口的不悦表情略有消散。
沈续猜他早上其实是被自己的迟到搞得有点不快,毕竟院长的邀请是走特殊人才引进通道,这个名额每年都是固定的,也算是各个科室提前锁定医生的护身符,今年心外只有一个名额,沈续占了当然会有别的什么人被踢走。
但这并不代表沈续没有能力走外部招聘入职通道。
医院院长纵观全局,当然不希望各个科室内斗影响业绩,总得有医生去上临床。
偏偏全院养成了专注科研的风气。院长漂洋过海,来到沈续家中庄园的那天,极其明确地告诉沈续,回国就职对于科研方面不一定是好事,但绝对有利于临床。
患者众多的情况下,医生再挤出时间搞科研是很难的。因此,许多医生明明已经可以升任副主任或是主任,但论文篇数不够,质量参次不齐,久而久之极其打击晋升心态。
但沈续不一样,他拥有绝佳的科研环境,正缺乏临床经验。为医院提升业绩,也能缓解心外医生们的压力,简直是不二人选。
特殊通道这件事有待商榷,毕竟沈家是医学世家,尽管父亲不再从事临床医学,专心管理家中产业,但声望名誉还是在的。
院长就是要沈续做人尽皆知的“关系户”,好为他平衡各方。
人家沈董的儿子都对某某改革表现出没有问题,那么其他人又叫苦什么呢,诸如此类。
沈续没兴趣做挡箭牌,但这家医院的心外是国内领先,接触的疑难杂症多,是个不可多得的临床实践机会,因此最终还是接下了这个offer。
心内主任是个戴着银色框架,眼神格外冷淡的女人,长发盘在脑后,用一根墨蓝色签字笔固定。
她的自我介绍也很言简意赅:“我叫韩筝,古筝的筝。”
不待沈续客套,韩筝便自顾自地站起来,边走向门口边对院长打招呼:“我那边还有病人就先走了。”
“韩筝!唉。”院长叫了好几声,韩筝佯装没听见,双手插兜一路头也不回地朝着电梯走去。
“韩医生就是脾气大了点,不难相处的。”院长唯恐沈续多心,连忙笑着解释:“她对谁都这样。”
沈续在许多管理层的脸上见过这种笑意,没有好心维护对方的意思,只是当着别人的面不好指责而已。
他也懒得再客套,没再说话,只是点点头,眼皮微垂,饮尽茶杯中温热的水。
办公室莫名其妙静了下来。
大概十几秒后,身边肖腾云的手机突然响了,肖腾云捂着手机略背过身去接。
手机听筒的声音放得很大,电话里的人冲肖腾云快速且大声道:“肖主任!前天接收的两个患者突然全部主动脉夹层断裂,所有大夫都在台上,怎么办!”
肖腾云皱眉立即道:“立刻准备手术!我这就过来。”
“可是您上台我们也还缺个医生啊!我们心外这么缺人,你说院里怎么还不给我们多招点医生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