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第2页)
整个流程迅速得甚至堪称离奇——而黎闲全程都像一个被蒙在鼓里的局外人,因为未成年的身份,再加上还需要上学,无法参与进其中的任何事务。
明明送医、抢救、开具死亡证明、到尸体移交殡仪馆,需要耗费的时间不少,而亲戚竟然在这些全部完成后才打电话来告知自己情况。
既然是车祸,也一定会有责任认定书,以及后续的赔偿商议,但这些黎闲也全都没见到,甚至没听任何人提起过。
他每次主动问及这件事,亲戚要么含糊搪塞过去,要么称他们也不清楚事情具体经过——这其中还有一个更怪异的情况,就是父母死后的绝大多数相关事务,都是由他们所在公司的同事代为处理的。
他几乎是带着无边的茫然与困惑出席了父母的葬礼。
那天到场的人很少,算上主持也不过寥寥十几人,父母两人的遗体共用一个棺材,棺材板是合上的,做完最后的仪式后就要被送去火化。
追悼会全程,黎闲就那么死死盯着眼前那个方方正正的棺材,直到流程结束,亲属纷纷退场,棺材也要被推出门外时,他做了一个很出格的举动——
“我上去掀了自己爸妈的棺材板。”
黎闲平静地复述出了自己当时的行为。
倒不是出于想看自己父母最后一眼这种理由——虽然黎闲全程也确实没有亲眼看见过父母的遗体,但问题就出在这里。
几天以来的困惑与违和感积压在心头,促使当时的黎闲做出了这个举动。
他说完这句话后停顿了一下,悄悄看了季斜一眼。
毕竟不管理由如何,他这个行为都十分的“惊世骇俗”。
可眼前这位邪神显然没有太高的常识与道德感,听到这句话后不仅面色如常,还插嘴问了句:
,,他也会逐渐回归到普通的生活。
但黎闲毫无悬念地选择了追求“真相”。
黎闲伸手比划了一下u盘的大小,这东西的形状、材质、结构已经烙在了他心里,想甩都甩不掉。
“我到家后就立刻把它连上了电脑,里面有不少文档,但都是损坏的状态,没有一个是完好的。”
“在此之后我尝试了用各种方法去恢复这些文档,但没有一个成功我只能把这个问题搁置下来,先去考虑学业的问题。”
黎闲当时的状态其实并没有话语中这样轻描淡写,那段时间u盘就没有离开过他的身上,一有机会黎闲就会尝去恢复里面的文档,为此做了不下百十次努力,也联系不少专业人士,直到所有的可能性都尝试过后才勉强死心。
至于转而“考虑学业”,不是彻底死心后的放弃,而是无能为力后的逃避。
转去学校住宿、切断一切与“家”相关的联系,黎闲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去强制转移注意力,否则脑子有一刻闲暇,就会去考虑那个在心里解不开的谜团。
“等上了大学u盘我也一直随身携带,有空就会对着那堆坏掉的文档发呆,有一天我忽然发现这些东西的名称有些不对。”
“文档的命名看起来是系统默认出来的字母与数字组合,但中间却夹杂着几类特殊的符号,把无关字母排除后,每个损坏的文档都对应了一个摩斯密码。”
一开始得到这个线索时,黎闲的心中是十分激动的,但他很快便被泼了一盆冷水,在之后的日子里又连续被泼了无数盆。
他不知道这串密码的加密方式、加密层数、甚至不知道摩斯密码的排布顺序。
于是黎闲只能使用最古老且最笨拙的方法——依次去试。
这是个十分漫长、枯燥、且艰苦的过程,不仅仅是对脑力的折磨,也是对内心的折磨。
先按照一层加密的可能性去破译所有的排布顺序,得不到结果后再进到两层、三层
直到进行到第四层加密,黎闲开始怀疑自己,会不会眼前有算漏的地方,而自己没有发现?可不可能他已经错过了答案,但自己却不知道?又或者这东西根本不是什么加密的摩斯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