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1页)
众人点头称是。文鹤盛这话不仅是给徐浩言点拨,也是在提醒其他人。他把徐浩言的手稿递回给徐浩言,摆了摆手:“去吧,这几天该对戏的对戏,该体会角色的体会角色,有什么觉得别扭的,就问问小徐——他的分析写得倒也算是有道理。”
大约磨合了三天后,群青影视的一行人得到了这一届《thegreatestshow》赛制的消息。
“今年的现场观众数有所扩容,全场350位观众,观看完电影之后都可以投票,一人计一分;三位固定导师,观看完所有电影后可以给一部电影投票,一人计十分。每轮都不会淘汰队伍,总分合计后进行排名,排名靠后的队伍会遭受一些限制,比如人数或者场地限制之类的。除了第一轮,后续几轮的拍摄都有主题限制,考虑到制作周期,会提前漏出些消息。”陆诩简单介绍了一下赛制,接着看向面前的几人,“这次参赛的公司,有一直都在行业龙头的科思、寂寂有名,也有近几年捧出好几个新人的白磁,咱们算是最新成立的公司,和须弥差不多。”
“寂寂有名是老牌公司了,每一届都会参加的,”余程璐补充道,“前几届好评最多的作品基本都是出自他们家的,不过在长篇电影领域,还是不如科思。”
“我妈说,”陆诩模仿着陆娉婷的样子敲了敲桌子,“我不指望你们变成黑马,但也不能输得太难看。”说到最后,陆诩的声音陡然一凛,“我可以允许现场评分低一些,但我不希望在一些点评视频里,看见群青的作品、群青的人被嘲笑,明白了吗?”
陆诩模仿得实在是太像了,剩下所有人都不由得挺直了后背,过了一会,曹子佩问出了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这次一轮的制作周期是多久?”
“和以前一样,14天到21天不等,主要是看成片的片长。”陆诩回答,“根据前几年的经验,科思的作品往往会有一个小时左右的长度,如果三部作品的时长加起来超过两小时,就分三期播出,如果都能尽量压缩一些,就分两期播出。”陆诩转向几个演员,“我妈说不建议经常去看社交媒体上的反馈,免得心态不好,尤其是几个演员。”
陆娉婷的话倒也没错,一部剧演得好,演员不一定能得到最多的好评;但一部剧演得烂,首当其冲遭受批评的一定是演员。只不过在座的人除了陆诩几乎都在娱乐圈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对于恶评也有了相当的抵抗力。余程璐摆摆手:“没事,这种事经历得多了,最多把手机交给助理,没助理的就交给认识的人,物理隔离。”
倒是徐浩言点了点头:“好,听陆总的。”
李徽明有些好奇地看向他,徐浩言注意到他的视线,侧过头看向李徽明,小声说:“我……我会写出不拖累你们的剧本的。”
他的眼神有些躲闪,像是不习惯直视演员们似的,也让李徽明对他的谨小慎微有了更深的认知——至少在李徽明看来,徐浩言的抗压能力应该约等于零,一句差评就能让他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
“徐编,”李徽明压低了声音,“你要是不想看那些评价,就把手机交给我好了。”
徐浩言的目光一下带上了些许慌乱,但更多的是一种震惊。李徽明无论如何都不能理解这种震惊代表的含义,他仔细思考了一下自己的话,又问道:“是不是我太冒昧了?”
徐浩言连忙摇了摇头,说:“没有没有……谢谢你,李徽明。”
李徽明还要说话,那边陆诩已经将要说的都说完了,他站起身来,招呼着余程璐:“剧本已经定好了,这两天先试一下戏,场地的使用申请已经批下来了,时间还挺紧的。”说着,他的目光又落在了徐浩言身上,“徐编也帮忙看看呗。”
“我?”徐浩言指了指自己。
“对啊,看看演得怎么样呗,”陆诩朝他招手,“趁着文导不在。”
徐浩言本来就不是会拒绝人的人,加上陆诩的身份摆在那里,徐浩言也就只好跟了出去。余程璐入戏很快,陆诩也不像一点拍摄经验都没有的新人,即使没有妆造也没有声音,让人理解剧情也不难。李徽明坐在一旁观察他们的演技,徐浩言也坐在了一旁,试图理解自己和演员之间关于角色理解的差异。
“明明是他们在试戏,怎么感觉徐编你比他们还紧张。”演到一半,李徽明忽然说。
也不是李徽明特别关注徐浩言,而是徐浩言的表现很难让人不注意。他在观察时总会不自然地皱起眉头,然后低下头在笔记本上写上一些什么,然后叹一口气。
徐浩言咬着笔盖:“就是感觉……文字和画面,果然是很不一样的两样东西。”他的笔记本上充满了鬼画符,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就是不对,但是说不出是哪里不对。”
这种“不对”的感觉才是对的,李徽明很想告诉他。
“你之前没有跟过组吗?”李徽明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