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第2页)
边境那几个还在蹦跶的诸侯王,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说屁话,因此那几个诸侯王都默契的开始往外扩展,等着之后景国的军队打过来,他们就撤走。
沈知微新使用的国号就是景,因为她常住景昌,景昌是国都,便选了景字为国号。
听起来有些随便,不过很多时候国号就是由曾经的封号而来,而封号大多和地名有关,让人一听就知道封地在哪儿,沈知微曾经是周天子,周这个国号不能用,便用了景昌的景字。
景昌则改名为盛都,取昌盛之意,又为国都。
沈知微登上皇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领取成就系统给出的特殊奖励,主线系统依旧跟嘎了一样,没有丝毫的动静,沈知微一看就知道,主线任务是完全没有成功的可能了。
哪怕她更改了国家性质,主线任务也没有任何动静,沈知微怀疑它是真嘎了。
成就系统则完全代替了主线系统,自打沈知微登基后,每天都给沈知微放电子烟花,顺便给了沈知微一大堆奖励,其中沈知微最看重的奖励就是成就任务栏增加到十个,触发的特殊任务很快就将任务栏给填满了。
还给了沈知微一千万成就点的奖励,换算成钱,足够沈知微在现代过上人人艳羡的富贵生活。
只是比起一开始穿越时,沈知微在看见钱的时候,没了那么强烈的激动感。
十年在古代的生涯,还是当天子,到底是让沈知微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没有以前那么咋咋呼呼,也没以前那么爱钱了。
因为她在这个世界拥有了一整个国家,不管是什么资源,她都可以随便使用,钱在她眼中根本就不重要,因为她用不到钱,钱是她的子民们的财产的一部分,而她可以随时随地支配任何人的财产。
也就是这个世界的科技水平还没有赶上现代,导致她的生活质量没有那么高,还有就是这个世界的一些制度沈知微不是很喜欢,所以她还是想要回到现代的。
回去,似乎成了一种执念,而不是一种必须。
沈知微认为这是落叶归根的执念,哪怕这个国家是她一手铸造的盛世,她依旧没法将这个地方,视作她真正的故乡。
系统给与的任务奖励里,还有几本电子书,其内容包括了法律、历史、社会经济等等,沈知微看着那点开后上千上万页的内容,默默关闭了这几本书。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路要走,没必要照抄现代的东西,一些理论知识或许适合现代,但不会适合此刻的景国,沈知微认为,她还是应该找当代的大家们来商量一下重订法律等事情,不能依靠系统给的书。
绝对没有懒得看那么厚的书的意思。
诸侯国刚刚被灭,各国文字不一,哪怕是推广普通话,也没能达到书同文的地步,因此沈知微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动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
这一系列行动,沈知微愿称之为cos秦始皇。
折腾一整年了,可算安定……
沈知微早就已经想好了,在登基为帝后,她都该做些什么。
其中统一标准是重中之重,如果天下万民不能达成一个共识,那么不管是律法的实施还是政策的下达,都将遇到无穷无尽的困难。
这一点盛都附近一直保持得不错,作为国都,盛都的人们从来都是第一波享受到各种改革红利的,因为频繁的改革,所以盛都百姓练就了一身超绝适应能力。
沈知微也因此最喜欢在盛都推广她的想法,盛都百姓服从乖顺,而且还因为身在教育第一线而普遍聪明些,更贴近沈知微熟悉的人,而不是被战国战乱毁了的麻木之辈。
但是这次要统一标准的话,肯定不能是从盛都开始做改变,盛都甚至已经不需要改变什么了,要做改变的是外面广阔无垠的世界。
首先沈知微需要很多基层工作人员,也就是官场中的小吏。
小吏是组成官场的基层人员,沈知微之前一直说去高级官员缺人,实际上基层也很缺人。
那些经历过高等教育,通过科举进入官场的官员,不可能去地方上做普通的小吏,小吏的人选多是当地品性比较优秀、识字、能通读律法的人。
好在比起高级官员,能胜任小吏的人占据大多数,只需稍微培养一二,就能出现大量充斥底层的合格小吏。();